2025年“金山e知交 大愛中國行”走進灌南志愿者總結分享會舉行
金山網訊 8月24日,“金山e知交 大愛中國行”走進灌南志愿者總結分享會,在南鄉一絕早茶體驗文博館舉行。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及導師代表齊聚現場,共同回顧活動歷程,分享參與中的收獲與感悟。
活動伊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平泥叫叫”代表性傳承人周寶康,帶來了一份特殊禮物。他將此前活動中孩子們親手制作的 “太平泥叫叫” 泥哨,經燒制加工后一一送到對應小朋友手中。孩子們在收獲勞動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加深了對傳統技藝的認知與熱愛。
在分享交流環節,現場志愿者們踴躍發言,暢談參與活動的感想與體會。志愿者王嘉軒感慨道,此次活動讓她系統研習了剪紙、太平泥叫叫、麥稈畫等非遺技藝,“從前覺得非遺是‘老物件’,現在才懂,它是保護文化多樣性、延續歷史文脈的‘活化石’,傳承這件事,值得我們用力去做。”
家長代表朱子航媽媽則動情分享:“活動充滿溫暖,孩子在參與過程中不僅接觸到豐富的文化內容,更在獨立完成任務、與人協作交流中,悄悄變得更獨立、更堅韌,這種成長肉眼可見。”
志愿者周子萱則帶著對灌南的深厚情感講述文化探索之旅:“我們參觀了灌南縣博物館、湯溝酒生態文化釀造基地、二郎神文化遺跡公園這些文化地標,從文物展陳里讀歷史,從酒坊醇香里品民俗,現在提起灌南,滿是親切感。明年我還要接著參與,解鎖更多文化故事!
活動接近尾聲,大家在南鄉一絕早茶體驗文博館共同打卡了鎮江美食——寶堰干拌面。一碗碗香氣四溢的干拌面,不僅滿足了大家的味蕾,更成為此次灌南之行溫馨回憶的重要注腳,為本次總結分享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非遺寶堰面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胡仲華,還詳細介紹了寶堰面的歷史淵源、制作工藝以及南鄉一絕早茶體驗文博館的特色館藏,讓大家在美食中讀懂地方文化的獨特韻味。(記者 張寧 李貝)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