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訓為起點,邁好青春“正步”
開學季,全國各地大學、中學將陸續啟動新生“開學第一課”——軍訓。軍訓課是一門融合了軍規學習、隊列訓練、軍史教育、紅歌傳唱、愛國影片觀摩等豐富形式的公共課,更是青少年學生的必修課。學子們要以軍訓為起點,認真學習、積極淬煉,在迷彩綠的洗禮中厚植愛國情懷,以時不我待、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邁好青春“正步”。
歷史凝鑄基因,基因典藏歷史。軍訓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讓廣大青少年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從南昌起義的燎原星火到解放戰爭的熊熊烈焰,從渡江戰役的所向披靡到抗美援朝的一往無前,從汶川地震五千米高空不顧生死的盲跳到榕江洪災夜以繼日的沖鋒陷陣……中國軍人向世界展示的始終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鮮明特質。他們在一次次的艱苦斗爭和流血犧牲中淬煉了品格、鍛造了基因、鑄就了軍魂、創造了歷史。這份鐵血榮耀孕育了“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深刻內涵,是新時代青少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續寫時代榮光的強大動能。
立德樹人,鑄國之本。開展軍訓必修課就是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青少年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新時代的青少年生逢盛世、意氣風發,但這也導致其中一部分人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較為淡薄,國防觀念、家國情懷、民族情結有待加強。軍訓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培育青少年的責任擔當和愛國情懷。但責任與情懷既不能只停留在認識上,也不能只停留在感情上,必須轉化為行動的意志和積極的實踐。軍訓中,青少年學生可以以鋼鐵紀律磨礪意志品質,以體能鍛煉強健青春體魄,以紅色基因浸潤精神血脈,以家國情懷筑牢信仰根基。
有些人認為,軍訓課訓練“走走過場”,匯報表演“做做樣子”,走個形式就算完成任務了。此種想法大錯特錯,必須加以糾正。在普通高等學校和高中階段學校開展學生軍事訓練,是黨和國家圍繞人才培養戰略、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一項重大決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則有專門的“學校國防教育”內容。教育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印發的《高中階段學校學生軍事訓練教學大綱》則強調,組織學生軍事訓練是高中階段學校(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必須開展的教育活動,并對軍訓教學課時、教學內容、教學隊伍等進行了細致規定。因此,每一名青少年學生都要認真對待,積極訓練,拿滿學分,做優秀學員。
明鴻鵠志,做奮斗者。軍訓必修課,也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一課,但是上好這一課只是開始,后面的每一課都要勤學善思、求真篤行。德智體美勞,比學趕幫超,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既要仰望星空,胸懷遠大理想,也要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實踐;既要上好思政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要上好文化課,增長報效家國的本領;既要上好體育課,練就強健體魄,也要上好勞動課,弘揚光榮傳統。
“無軍訓,不青春”不僅是一句熱血宣言,更是對青少年成長歷程的深刻注解。當年輕的心跳與強軍的鼓點同頻共振,軍訓必修課的經歷終將沉淀為人生寶貴的精神財富,并助力青少年學子邁好青春“正步”,走好人生坦途。(陳慧)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