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市級層面首推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
369家企業迎來“無事不擾”營商新環境
金山網訊 近日,鎮江在全國市級層面率先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覆蓋全市8個板塊,企業數量擴大至369家。這是鎮江在優化營商環境、規范行政執法方面的又一重大創新,以改革創新“硬招子”回應企業反映的“多頭檢查”問題,推動實現“執法無事不擾、服務無處不在”的監管新格局。
2024年底,市發改委牽頭在句容市、京口區、鎮江經開區開展試點,將27家重點企業、20項高頻檢查事項納入規范化管理,對信用良好的企業減少檢查頻次,對高風險領域實施精準監管。市發改委營商環境處處長黃偉介紹,試點期間,“白名單”企業僅接受行政檢查16次,檢查頻次大幅下降,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為制度全面推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此次發布的《鎮江市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白名單”企業遴選標準嚴格依照依法經營、企業信用、合規建設、社會評價等多維度綜合評定,并通過摸底推薦、地區初審、市級復核聯審及公示等程序確保名單公信力。此外,市發改委將對入選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半年開展一次資格審查和增補工作。
“無事不擾”、非必要不檢查,369家“白名單”企業迎來營商新環境。《方案》明確,除必須實施的重點監管事項外,僅在觸發投訴舉報、媒體曝光等4類情形時,對相關企業開展行政檢查。同時,鎮江將設立檢查豁免期,現場檢查未發現問題的,90天內原則上不再對同一行政檢查事項開展現場檢查。
行政執法與為企服務深度融合也是一大亮點舉措。一方面,鎮江優化“綜合查一次”機制,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降低檢查頻次、減輕企業負擔。另一方面,通過“邀約式”指導、包容審慎監管、健全和落實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處罰清單及依法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等舉措,為企服務,引導促進企業合法經營、預防糾錯。
“《方案》同時針對公共安全、生命健康及法律法規明確要求的重點領域,建立了必須實施的重點監管事項清單并設定檢查頻次,‘寬管’和‘嚴管’結合,確保監管不缺位、不越位。”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說,“白名單”制度不僅是鎮江在規范涉企行政檢查領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全國地級市中首次系統構建起以信用為導向、以規范為路徑、以服務為目標的現代化監管體系。鎮江將持續推進制度的落地、優化,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全國涉企行政監管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鎮江經驗”。(於敏潔 記者 朱婕)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