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社黃劍杰:以透明賬本照亮公益之路
在知行社抗震救災指揮部里,一本特殊的“救援賬本”靜靜擺放,卻如同一束強光,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成為了知行社公益透明化征程的鮮明標志。而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知行社社長黃劍杰的堅定推動與執著堅守。
黃劍杰深知,在公益的道路上,信任是基石,而透明則是獲取信任的關鍵。于是,他立下鐵規:所有救援支出必須附帶購物小票、運輸視頻以及接收人簽字,每一筆款項、每一件物資都要有清晰可查的“來龍去脈”。不僅如此,他還規定“單筆超過5000元需社務委員會三人聯簽”,從制度層面杜絕任何可能出現的漏洞。
起初,這些嚴格的規定讓部分社員感到不適應,甚至有人抱怨“太麻煩”。面對質疑,黃劍杰態度嚴肅且堅定:“我們要對得起每份信任,哪怕是一瓶礦泉水的去向,都要經得起陽光檢驗!”他深知,公益不是簡單的愛心傳遞,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容不得半點馬虎和疏忽。
正是這種近乎嚴苛的管理方式,讓知行社在公益領域脫穎而出。在民政部公布的救災資金審計中,知行社憑借規范、透明的財務管理,獲得了滿分評價,成為首個通過ISO公益組織透明度認證的民間團體。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是對知行社工作的高度認可,更是黃劍杰堅持透明公益理念的有力證明。
然而,黃劍杰并未滿足于此。他敏銳地察覺到,在數字化時代,公益透明化需要更便捷、更直觀的方式。于是,他帶領團隊將賬本數字化,開發出“善款追蹤”小程序。捐贈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如同觀看一部紀錄片般,清晰地看到物資從采購、運輸到發放的全流程視頻。從繁華都市的商場采購現場,到偏遠災區的物資發放點,每一個環節都真實可感,讓捐贈者能夠放心地將愛心托付。
“透明不是負擔,而是公益組織的生命線。”這是黃劍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在他的影響下,知行社的每一位社員都深刻認識到透明公益的重要性,從物資采購的精打細算,到運輸發放的全程監督,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如今,知行社在黃劍杰的帶領下,憑借“救援賬本”和“善款追蹤”小程序,成為了公益透明化的典范。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開始借鑒知行社的經驗,公益行業也正朝著更加透明、規范的方向發展。黃劍杰就像一位領航者,用透明賬本照亮了公益之路,引領著更多的人在公益的海洋中破浪前行,讓每一份愛心都能在陽光下綻放出最溫暖的光芒。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