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鎮江新聞 鎮江新聞 - 區域

    揚中79家養老助餐點打造“幸福餐桌”

    “這里的飯菜香,人情味更濃”

    2025-08-18 05:57

    金山網訊 凌晨5:00的揚中菜市場,三茅街道英雄社區長者愛心食堂負責人張開陽的身影已穿梭在攤位間挑選新鮮食材。作為社區食堂的“掌舵人”,他每天上午的行程雷打不動:5:00采買、7:00備菜、9:00準備營業,日復一日地為社區老人和居民打造一份份熱氣騰騰的“幸福餐”。而在幾公里外的廣寧社區,另一群助餐員也在忙碌著——上午10:00不到,8位配送員正將精心準備的餐食裝入保溫箱,即將送往26個村社區的近200位老人手中。

    廣寧社區長者愛心食堂外貌

    廣寧社區長者愛心食堂外貌

    這些場景,正是揚中市79家養老助餐點構筑的“舌尖上的民生網絡”的縮影。從解決老人“吃飯難”到成為全民共享的社區食堂,養老助餐服務正讓“幸福餐桌”的暖意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惠民食堂:從老年專享到全民共享的可持續探索

    英雄社區長者愛心食堂坐落在揚中英雄路邊顯眼的位置,玻璃門總在上午11:00前就被推開。自2025年1月開業以來,這里不僅成為老年群體的“飯堂”,更吸引了假期帶娃的家庭、上班族和附近居民,形成了獨特的“全年齡段消費圈”。

    英雄社區長者愛心食堂就餐場景 (1)

    英雄社區長者愛心食堂就餐場景

    英雄社區長者愛心食堂就餐場景

    “紅燒雞塊很入味,孫子很喜歡吃。”住在鄰社區的惲先生帶著一家四口特意前來就餐,他笑著說:“大熱天我們也懶得做飯,這里干凈衛生,帶孩子來吃也放心。”

    英雄社區愛心食堂后廚

    英雄社區愛心食堂后廚

    負責人張開陽介紹,食堂日均客流量達80余人次,外帶量也有20余份,許多人中午吃完還打包當晚餐。這種“溢出效應”源于食堂的三大堅持:菜品新鮮健康,每日采購新鮮食材,少鹽少油烹飪;環境透明整潔,后廚前廳锃光瓦亮,餐具嚴格消毒;服務靈活多元,A到D四類套餐從10元到15元不等,食堂提前公布每周菜單,滿足不同需求。60歲以上老人每餐減2至3元,行動不便的打個電話就能送餐上門。這些細節不僅贏得了口碑,更為食堂帶來了人氣。

    “人氣是靠口碑,我們最初定位是老年服務,但現在帶動了全年齡段消費。” 張開陽一邊為食客打飯一邊感慨,“你把菜做好,環境做優,服務做細,老百姓自然會口口相傳。”張開陽喜歡與食客交流,聽取大家的建議,根據反饋持續優化菜品,比如這個暑期增加了適合兒童的菜品,就吸引了不少有娃家庭前來用餐。如今,“堂食+外帶+送餐”的模式,形成了“以餐聚人、以人促循環”的良性生態。

    惠老助餐:精準定制背后的民生溫度

    與英雄社區側重“惠民”不同,廣寧社區老年助餐點更專注于“惠老”。2021年成立時,這里面臨著諸多挑戰:老人身體狀況各異、口味難調,甚至有人提出“折現助餐費”的要求。負責人冷燕和團隊沒有退縮,而是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每位老人的健康信息,并據此定制餐食搭配、米飯軟硬度。“我把他們當成自家親人,總想著做得更細一點。”冷燕說。

    廣寧社區愛心食堂送餐員打包餐食

    廣寧社區愛心食堂送餐員打包餐食

    兩年下來,他們為200多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這份用心,讓助餐點最終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從最初服務特困、失獨、低保老人,到如今吸引社會老人主動詢問自費就餐,口碑發酵讓食堂聲名遠揚。目前,廣寧點位全年365天無間斷配送,日均出餐近300份,覆蓋26個村社區以及周邊養老機構。配送員張領娣夫妻最懂這份信任的重量。3年來,無論刮風下雨,他們的電動車總能準時出現在老人家門口:“我們熟悉路,也熟悉老人的需求,送的不僅是飯,更是一份安心。”

    政府搭臺:政策賦能讓助餐點成為城市生活新場景

    打開“揚中市智慧養老平臺”,79個助餐點的位置、營業時間、聯系方式一目了然。這個覆蓋92.94%城鄉社區的網絡,背后是政策的精準托舉。

    2024年“舒心助餐”專項行動啟動后,補貼政策讓助餐點更可持續,6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餐補貼1元,政府購買服務對象補貼1.5元,分散供養特困老人、失能低保家庭等特殊群體,每周能領5次含送餐費的免費午餐。此外,新建助餐點可獲建設補貼,達標點位還可享1.5元/餐的運營補貼。這些資金支持,確保了助餐點“有人建、有人管、有人送”。

    服務創新也在不斷加碼,偏遠農村推廣“鄉村互助+愛心食堂”模式,鼓勵營養師參與定制餐食,推廣智能取餐柜等新型配送方式。依托“揚中市智慧養老平臺”,市民可線上訂餐、線下配送,實現服務數字化閉環管理。目前,康華助餐點周一至周六不打烊,廣寧助餐點全年無休,未來還將根據需求延長服務時間。

    揚中市民政局表示,未來將繼續擴大助餐網絡,尤其是向農村延伸,同時探索“社區食堂+文化活動”“長者餐桌+志愿服務”等融合模式,讓食堂不僅是就餐點,更成為鄰里交流、代際互動的社區樞紐。正如一位老人在英雄社區愛心食堂就餐時所說:“這里的飯菜香,人情味更濃。”這或許就是長者食堂的終極意義——暖胃更暖心,構建起有溫度的社區共同體。(記者 蔣麗)

    記者手記:

    一份餐食背后的民生溫度

    蔣麗

    走進長者愛心食堂,最先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煙火氣——灶臺前忙碌的廚師、窗口邊接過餐食的老人綻放的笑容、孩子們歡快的交談聲……這一切構成了一幅鮮活的社區生活圖景。然而,深入采訪后,我看到的遠不止于此。

    在英雄社區,張開陽為保證菜品新鮮,堅持每日凌晨5:00采購,這份堅持源于對“責任”的樸素理解:“給老人做飯馬虎不得。”而在廣寧社區,冷燕團隊逐戶建檔的“笨辦法”,折射出的是對“精準服務”的執著追求,腳踏實地的用心。這些故事讓我明白,民生工程的溫度,往往藏在最細微的行動里。

    民政部門的數據同樣令人觸動:79家助餐點覆蓋92.94%的城鄉社區,建設與運營補貼機制讓服務可持續,智慧平臺讓訂餐更便捷。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數字背后是一個個具體的人——為老人定制餐食的營養師、冒雨送餐的夫妻配送員、帶著孫輩來體驗的家庭。當助餐服務從“解決吃飯”升級為“構建共同體”,當長者食堂成為不同年齡、背景人群的交集點,我們看到的是公共服務的真正價值:它不僅是保障,更是凝聚人心的紐帶。用心做菜、用情服務、用制度保障,當這些元素交織,民生工程自然會贏得口碑與信任。

    采訪結束離開時,我看到幾位老人坐在餐桌旁閑聊,孩子們在旁邊玩耍,這樣的場景讓人動容。或許,這就是長者食堂的終極意義:它不僅解決了“吃飯難”,更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讓每個人都能在這里找到歸屬感,讓公共服務真正成為“全民共享”的幸福源泉。這份溫度,值得我們繼續守護與傳遞。

    責任編輯:龔逍遙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91麻豆久久久|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男人天堂资源站| 国产午夜福利片| 69视频在线看| 学校触犯×ofthedead| 久久无码无码久久综合综合|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午夜在线社区视频| 高嫁肉柳风车动漫|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国产chinese91在线|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草莓视频aqq| 天天影院良辰美景好时光电视剧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992tv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动漫| 性调教室高h学校小说|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朝鲜女人大白屁股ASS孕交|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男人边吃奶边摸下边的视频|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