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7.8萬戶,展示中國經濟發展強大“續航力”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經營主體1327.8萬戶。其中,新設企業462.0萬戶,新設個體工商戶862.9萬戶,新設農民專業合作社2.9萬戶,多種經營主體均呈現穩定增長勢頭。
這些數字背后是千萬奮斗者夢想啟航的軌跡,是市場活力競相迸發的熱望。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在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背景下更顯珍貴,如春潮涌動,無聲卻有力地宣示著中國經濟肌體中奔騰不息的生命力。
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的基本細胞,其蓬勃增長之勢并非憑空而來。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無疑是首要推力。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類經營主體準入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一網通辦”“證照分離”等舉措大幅削減制度性交易成本,為創業創新掃除障礙。同時,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與消費升級浪潮也激發出澎湃動能。上半年第三產業新設主體高達1171.2萬戶,尤其是文化產業以17.5%的增速一騎絕塵,正是“四新”經濟企業占比突破40%的生動體現——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在重塑經濟版圖。
市場主體數量的躍升,其意義早已超越數字本身,是經濟肌體健康與未來潛能的深層映射。這1327.8萬戶新設主體,首先是經濟韌性最堅實的底座。它們如同萬千溪流匯聚成河,創造了海量就業機會,承載著無數家庭的生計與夢想,在逆風時刻為宏觀經濟注入不可或缺的支撐力。更重要的是,它們代表著創新活力奔涌不息的源泉。尤其“四新”經濟企業占比穩步提升,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微觀層面的生動實踐,為產業升級開辟了嶄新路徑。
市場主體“生”得蓬勃,更要“長”得健壯。護航這萬千新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尤需精心培育的土壤與陽光雨露。一方面,深化改革需持續向縱深推進。應進一步破除“準入不準營”的隱性壁壘,在更多領域推行“非禁即入”原則,讓市場主體活力充分迸發。積極推廣“承諾即入制”等創新模式,以制度創新為經營主體松綁賦能,使準入環境更加寬松透明。第二,服務支持要力求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是主體大軍中的絕對主力,其獨特困難需特殊關注。需建立健全政策直達機制,在融資、用工、成本等關鍵環節提供切實有效的扶持政策。此外,構建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復機制,幫助偶然失誤的企業重歸正軌,亦是優化營商環境應有之義。第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設必須久久為功。對內要堅決打破各類行政壟斷和市場分割,保障各類所有制主體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對外則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以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贏得全球投資者長久信賴。
新設經營主體1327.8萬戶,展示中國經濟發展澎湃新動能。面向未來,唯有以更大決心破除藩籬、更實舉措優化服務、更深情懷守護公平,市場主體這“一池春水”才能更加生機盎然,持續為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貢獻不竭新動能。(金勝)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