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年醴香到城市IP——“醋壇子”里的鎮江密碼
金山網訊 千年交匯的長江與運河,不僅孕育了江蘇省鎮江市“江河襟帶,吳楚要津”的地理標識,更滋養出百姓灶臺上那縷穿越時空的醴香——鎮江香醋。那份醴香在歲月里沉淀,逐漸成為城市最鮮明的文化符號“鎮江,一個美得讓您吃醋的地方”。當前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火熱開賽,各地城市IP形象紛紛亮相,鎮江網絡視頻多選擇將“醋壇子”作為城市IP形象代言,這不是標新立異,而是歷史積淀、文化基因與時代戰略的深刻共鳴。
千年陳釀:從黑塔造醋到世界味覺遺產
“醋”字拆解開來,是“酒”的半邊和“廿一日”,釀醋必先釀酒,是鎮江人對“杜康造酒兒造醋”的理解和堅守,相傳杜康之子黑塔釀酒的時候超過了時間,到了21天變成了醋。這個傳說,也為鎮江醋的起源增添了一抹浪漫的煙火氣。
歷經千年沉淀,1840年,“朱恒順糟坊”在鎮江開埠,憑借獨創的“固態分層發酵”技藝,釀出“酸而不澀、香而微甜”的傳世風味,就此拉開百年恒順的傳奇序幕。早在1910年,恒順香醋便獲得“南洋勸業會金獎”,成為中國調味品走向世界的早期名片。
新中國成立后,恒順作為中華老字號,憑借卓越品質,將鎮江香醋送上國宴餐桌,開啟了一段新的榮耀篇章。2001年,“鎮江香醋”成功獲批成為全國首個調味品地理標志產品,用地理標志定義產品品質。2006年,鎮江恒順香醋釀制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正式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意味著鎮江恒順香醋釀制這一傳統工藝獲得了國家級的高度認可與保護,其承載的不僅是獨特的釀造技法,更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自此被悉心守護起來,傳承之路也愈發堅實。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升,鎮江香醋也逐步走向國際。鎮江香醋成為中歐首批地理標志互認互保項目產品、我國第一個獲得歐盟保護的調味品。在2020年,鎮江市被授予“中國醋都·鎮江”稱號,成為國際公認的城市勛章,鎮江香醋也成為鎮江對外交流的一張“金名片”。
2025年,“鎮江香醋”成為江蘇省唯一一個入選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培育名單(第一批),食醋出口量在全國同行業排名第一,遠銷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調味品走向世界的“領軍者”。
從黑塔造醋的古籍記載到國際舞臺的“味覺勛章”,一壇鎮江醋串聯起千年釀造文明,成為城市最具辨識度的文化根脈。可以說,一壇鎮江醋,半部中國釀造文明史。
符號破圈:從生活器物到情感共鳴
將“醋壇子”打造成城市IP形象,是鎮江對自身文化的深刻解碼。在中華文明語境中,“醋”是人間煙火的日常滋味,更是淮揚菜系“調鼎鼐,和五味”的靈魂所在。其容器“醋壇子”,也因“吃醋”這一民間俚語,被賦予了鮮活獨特的情感意象:它是“小脾氣里藏著真性情”的民間智慧,是“煙火氣中帶著溫度”的生活符號。
更巧妙的是,醋的特性與鎮江城市氣質形成了“天然共鳴”:歷經48道工序的淬煉方得醇厚,恰如鎮江在歷史沉浮中鑄就的堅韌風骨;能調和百味,又如這座城市“南北交融、海納百川”的胸襟。
“蘇超”期間,鎮江為“醋壇子”IP注入“憨厚中帶點小脾氣”的人格化設定,正是鎮江人“柔中蘊剛”精神的生動寫照。對鎮江人而言,它是浸透著家鄉味道的“情感密碼”;對外鄉客來說,它是公認的“城市視覺符號”。這種情感穿透力,讓“醋壇子”從“生活器物”升級為“城市精神符號”,成為連接本土與外界、傳統與現代的情感橋梁。
產業活化:從千年工藝到當下“新寵”
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交響中,“醋壇子”正成為撬動文商旅融合的重要支點。從“活態體驗”到“產品創新”,再到“文旅消費鏈”構建,用“老工藝+現代表達”的邏輯,讓千年醋香“釀出”了產業振興的豐碩成果。
活態體驗讓傳統“可感”。鎮江醋文化博物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將傳統釀造工藝轉化為“活態傳承課堂”,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地觀摩“翻醅淋醋”的非遺技藝,在這里,傳統工藝不再是“博物館里的標本”,而是“可感、可觸、可參與”的生活場景。2025年上半年,醋文化博物館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29.03%。
產品創新讓老字號“年輕”。在“恒順味道”的各家門店里,醬醋產品早已打破傳統調味品的邊界,既有傳承古法的陳釀香醋,也有融入時尚元素的醋飲品、醋零食等“醋味新寵”;既有適配伴手禮需求的甄選禮盒,也有以恒順醬醋為靈感的文創周邊。這些推陳出新的產品,精準擊中了年輕人的消費偏好,讓老字號品牌重新煥發生機,也構建起了“可品、可游、可感”的文化體驗鏈。2025年上半年門店銷量同比增長6.07%,其中文創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33.03%。
戰略升維:從文化自信到城市哲學
“醋壇子”IP的深層價值,在于其彰顯的城市發展哲學:當眾多城市追逐同質化符號時,鎮江堅定地選擇回歸到最具辨識度的文化根源。這份自信,源自鎮江三千年的文明積淀,也來自對自身城市特質的清晰認知。這種文化自覺已融入城市發展的“每一根脈絡”之中:
——企業層面:恒順集團作為醋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持續投身于“醋文化”保護與傳播,無論是鎮江醋文化博物館,還是散落在各地的恒順味道,抑或是各種有創意、有市場的“醋壇子”文創產品,都成了展示鎮江醋文化的城市文化窗口。
——政府層面:相關部門協同推進,科學制定產業規劃,支持醋產品深度開發,串聯醋文化研學路線,將醋元素有機融入城市空間,實現醋文化與歷史文化、山水文化有效結合,深度激活醋文化價值。
如今的鎮江,正以“醋香”為墨、以“文化”為筆,在“文旅融合”的時代畫布上,書寫著“傳統活起來、產業強起來、城市亮起來”的精彩篇章。“醋壇子”IP的成功,不僅是“文化符號”的升級,更是“城市發展邏輯”的轉變。當“文化根脈”與“時代需求”結合,當“傳統工藝”與“現代表達”融合,當“政府引導”與“企業創新”聯動,或許只需要類似“蘇超”這般的撬板,就能撬動城市“用自己的方式”火出江蘇,走向全國。(通訊員 韋燁 記者 王含)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