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e知交”兩地青少年感受千年“雙鉤書法”魅力
金山網訊 8月13日上午,“金山e知交 大愛中國行”活動于灌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了一場書法文化體驗課。鎮江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蔣國華老師,為灌南與鎮江兩地的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書法藝術體驗。
蔣國華老師執起毛筆,開啟了課程,向學生們緩緩講述這項源自唐代的古老技藝。他介紹,在印刷術尚未誕生的時代,古人為傳承名家墨寶,開創了以單線勾勒字型輪廓,形成空心字模后再填墨復刻的方法,這便是“雙鉤書法”的起源。
隨后,蔣國華老師進一步闡述了“雙鉤書法”的現代價值:通過構建字形空間概念,既能加深對漢字結構的認識,又能激發大腦的記憶潛力,還利于在工藝運用、藝術表演等領域發揮作用。
實踐環節趣味十足。蔣老師以“十、中、田、東、贏”五個字為范例,引導學生們握筆體驗。只見筆尖在紙上輕快舞動,勾勒出漢字的骨架。這種獨特的書寫方式,讓漢字的空間結構如同三維模型般在學生們的腦海中立體展現。
課堂的高潮時刻,老師揮毫示范,現場創作了“大愛中國行”五字的雙鉤作品。那流暢自如的線條,將活動主題完美地凝聚于墨韻之間,展現出傳統技藝的獨特美感。
這堂沉浸式的“雙鉤書法”體驗課,不僅讓兩地青少年親身感受到千年技藝的溫度,更讓他們在筆尖的舞動中,深切領略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永恒魅力。 (黃躍巍 王竹華 耿業宏 李貝 張寧)
責任編輯: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