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非遺之美,樹立強國之志,助力鄉村振興——“金山e知交 大愛中國行”在灌南再啟新征程
金山網訊 無論是未曾退去的暑意,還是時不時來襲的暴風驟雨,都擋不住因為公益而來的雙向奔赴。8月11日上午,連云港市灌南縣長江路小學報告廳里一片歡聲笑語。2025年“金山e知交 大愛中國行”走進灌南暨鎮江市社會組織助力灌南鄉村振興專題調研活動正式啟動。“品非遺之美 樹強國之志”和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交流活動,不僅開啟了“大愛中國行”第二個十年征程,一如既往發揮新媒體優勢助力青少年共同成長,也為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和非遺傳承人等群體投身鄉村振興架起溝通協助的橋梁。
十年堅守再出發:黨建引領公益品牌煥新升級
與往年線下交流不同,除青少年共同交流外,20多名來自鎮江、南京、無錫等地社會組織、企業和非遺傳承人匯聚在灌南縣政府會議室圍繞助力鄉村振興主題,與江蘇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工作隊和連云港灌南相關部門及企業相關負責人共同研討,建言獻策。
為進一步密切協作,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省委駐灌南縣鄉村振興工作隊臨時黨支部、灌南縣融媒體中心黨委與鎮江市互聯網協會黨支部、鎮江市無錫商會黨支部、鎮江報業傳媒集團第七黨支部簽署共建協議。同時鎮江日報社與灌南縣委宣傳部也結成了新聞宣傳協作關系。
“過去十年,‘金山e知交’更多關注中西部地區。第一次開展省內交流,這既是公益的延續,更是嶄新的起點。”參與共建并積極建言的鎮江市無錫商會支部書記、會長張勇認為此次活動與鄉村振興工作相結合,不僅豐富了活動的內容,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會組織聚合力:“蘇社有為”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啟動儀式上,愛心涌動。鎮江市無錫商會、鎮江市互聯網協會、鎮江市麥田慈善基金會等社會組織代表和愛心企業家、非遺傳承工作者一起向灌南青少年捐贈了愛心物資,也傳遞著文化魅力:鎮江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李紅帶來了鎮江醋飲品,灌南飄香;工藝美術師周海英、吳俊伉儷帶來了活動主題紀念紫砂杯,巧妙融合紫砂雕塑與寶石鑲嵌工藝,以“蓮蓬蓮子”造型寓意青少年“心蓮心”,朝氣蓬勃……
“從企業、商會到個人、團體,鎮江的社會力量正擰成一股繩,形成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活動聯合主辦單位鎮江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楊宏斌向大家介紹說,從“時代楷模”趙亞夫到“新農人”魏巧,再到現場的非遺傳承人,鎮江積累了不少經驗,如今以此次參與“金山e知交 大愛中國行”活動為契機,鎮江社會組織還將繼續投身鄉村振興事業,與社會各界共同書寫著“蘇社有為鎮擔當”的生動新實踐。
青少年共同成長:書香與非遺架起友誼之橋
在分享好書環節,來自鎮江的孫嘉翊和灌南的毛怡然分享了《活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等經典書籍,暢談心得體會。在思想的碰撞中,青少年們展現了積極向上的共同成長風貌,也漸漸增進了友誼。
看著兩地青少年這么快便熟絡起來,鎮江市新媒體公益服務社秘書長王竹華非常欣喜,“我們將運用全媒體手段,記錄并傳播活動中的動人故事,讓這樣攜手同行的溫暖力量感染更多人。”(記者 許益明 黃躍巍 耿業宏 張寧)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