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州激活“家門口”養老新力量
“慈善+科技”雙輪驅動
金山網訊 “智慧手表測血壓真方便,不用老跑社區醫院了”“一鍵求助報警器真是太好了,獨居在家也安心”……近日,潤州區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區會議室內,老人們紛紛感謝慈善部門又為老人們做了一件大好事。
當天,由市慈善總會、潤州區慈善總會全程指導,金山街道慈善服務中心、潤州區康乃馨惠民服務中心、上海天與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共同承建的智慧康養平臺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項目總投入25萬元,實施方與金山街道轄區60余名老人簽訂了《金山街道智慧康養平臺服務協議》,并對轄區部分困境老人、老人監護人以及社區工作人員、黨員中心戶、網格員、志愿者開展智能養老設備的實操培訓。
作為2025年潤州區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智慧康養平臺項目是“家門口慈善”服務的優化版、提升版,將進一步推動“家門口慈善”走深走實、見行見效。該項目通過在老年人集聚的老城區推行“試點+推廣”模式,將前沿科技融入養老服務,保護老人生活隱私的前提下,實時掌握老人活動畫像、及時對接急救資源,為轄區老人居家養老筑起一座精準、貼心、有溫度的“暖心橋”。
金山街道智慧康養平臺項目面向轄區獨居、困難、高齡老人,首批安裝了64臺(套)一鍵求助報警器、生物電探監測儀、智慧手表和電力脈象儀。
位于迎江路中心社區的項目服務指揮中心里安裝的康養電子大屏作為智慧養老的“大腦”,實時采集并分析老人們的關鍵數據——長者實時定位及分布、居家電器使用情況、健康數據變化、急救服務需求等。數據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精準匹配服務的“導航儀”。
現場體驗氣氛熱烈,智能養老設備帶來的便利,讓老人們切實感受到了科技的溫度以及慈善部門的關愛。金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養老的發展需要多方協同,通過政府搭建平臺、慈善匯聚力量、企業技術賦能、社會關注老人,不斷完善“平臺+終端+服務”的智慧養老模式,讓更多老人享受到“家門口”的智慧康養服務。(記者 孫晨飛 通訊員 朱靖 梅永生)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