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資助政策回家鄉” 活動溫情抵達江陰黎明社區
金山網訊 7月15日,江蘇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與靜湖書院聯合開展的“資助政策回家鄉”專項活動在江陰市黎明社區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情暖家鄉 助學筑夢”社會實踐團隊主講,旨在將國家與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子的深切關懷與堅實保障,化作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讀與零距離的咨詢服務,送到社區居民的“家門口”,讓惠民政策的光芒照亮了更多求學夢想。
活動現場,團隊成員搭建起政策宣傳與咨詢的橋梁。團隊成員封晴結合自身受助經歷詳細講解了從入學“綠色通道”、國家助學貸款、各類獎助學金申請,到勤工助學崗位申請、臨時困難補助申請等貫穿學生求學全程的“獎、貸、助、補、減”多元資助體系,讓居民們系統了解了國家、學校、學院各級資助政策。同時,團隊成員還通過發放精心編制的《江蘇大學學生資助政策指南》、設立政策咨詢臺、進行一對一深度講解等方式,為黎明社區的居民,特別是家中有子女即將升入或已在高校就讀的家庭,提供了清晰、詳盡的政策輔導,確保國家“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莊嚴承諾,真正轉化為社區家庭可感可及的安心保障。
此外,活動更注重傳遞育人溫度與關懷。團隊成員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深入走訪了多戶經濟困難學生家庭。其中,梅女士一家的情況令人動容。由于幾年前家中突發意外事故,加上孩子長期患病,家庭陷入困境,成為低保戶。在與宣傳團隊的交流中,梅女士坦言:“我們只知道國家和學校有補助,但具體怎么申請、有哪些項目,不是很清楚。今天聽你們講得這么明白,心一下子就踏實了,原來讀大學有這么多幫扶辦法,孩子的前程我們更有信心了!”
本次活動有效提升了黎明社區及周邊居民對國家高等教育資助體系的知曉度與獲得感,為社區潛在的優秀學子掃除了經濟顧慮,有力賦能地方人才儲備與鄉村教育振興。下一步,江蘇大學物電學院與靜湖書院將繼續深化資助政策宣傳下沉工作,持續拓展服務半徑,讓政策關懷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家庭,以教育之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服務地方發展注入源頭活水。(通訊員 劉振 楊偉偉 記者 彭羽佳)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