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會網“2025最受上市公司董事會青睞的十大國產品牌”
關鍵詞:從新能源到文化IP,解碼企業家的“國貨信仰”。
在中國品牌全球化崛起的浪潮下,企業家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度持續攀升。董事會網研究部基于2022-2025年上市公司董事長公開訪談、企業財報及行業調研數據,結合知識庫最新動態(如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銷量猛增85%、華為等品牌全球傳播力升級),首次發布《最受上市公司董事會青睞的十大國產品牌》榜單,聚焦企業家對本土品牌的深度信任與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經濟穩健前行。
一、榜單方法論
1. 數據來源:
- 上市公司董事會高管公開提及的品牌(如比亞迪仰望U8、紅旗HQ9)。
- 企業財報中披露的合作案例(如小米智能家居、華為通信設備)。
- 行業趨勢與政策導向(如新能源、AI、文化出海)。
2. 評選維度:
使用頻率:董事長、高管個人或企業高頻合作/代言的品牌。
戰略關聯性:品牌與企業家核心業務或價值觀的契合度。
行業代表性:品牌在細分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如寧德時代、華為)。
二、十大中國品牌深度解析
1. 比亞迪仰望U8(新能源汽車)
青睞人物: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關鍵詞:高端化、技術突破、中國制造自信。
背后邏輯:
仰望U8以百萬級售價打破“國產車=低端”的刻板印象,成為企業家身份象征。
比亞迪2025年5月在歐洲銷量達1.3萬輛(同比增長900%),印證其全球化戰略成功。
2. 紅旗HQ9 PHEV(豪華汽車)
青睞人物: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
關鍵詞:國車榮譽、新能源轉型、舒適豪華。
背后邏輯:
曹德旺選擇紅旗HQ9 PHEV,既是對“國車”情懷的致敬,也是對新能源技術的認可。
紅旗品牌2025年海外市場份額持續增長,成為高端MPV賽道的標桿。
3. 華為(通信科技)
青睞人物:騰訊、中國移動等科技與運營商董事長。
關鍵詞:5G基建、AI芯片、全球化布局。
背后邏輯:
華為2025年品牌價值達5135億美元(Brand Finance數據),成為全球通信行業的“技術燈塔”。
其鴻蒙系統與AI大模型(如盤古)為企業家提供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4. 寧德時代(新能源電池)
青睞人物:新能源車企與制造業董事長。
關鍵詞:技術壁壘、產業鏈整合、全球供應鏈。
背后邏輯:
寧德時代2025年品牌價值達4915億(世界品牌實驗室數據),占據歐洲市場電池供應主導地位。
其“鈉離子電池+麒麟電池”技術組合,成為企業家布局零碳經濟的核心資產。
5. 小米智能家居(消費電子)
青睞人物:家電與地產領域董事長。
關鍵詞:生態鏈、性價比、AIoT整合。
背后邏輯:
小米2025年Q1智能攝像頭全球市占率6.6%(IDC數據),智能家居生態覆蓋超4000萬用戶。
其“硬件+軟件+互聯網”模式,為企業家提供跨界融合的商業范本。
6. 騰訊云(數字化服務)
青睞人物:互聯網與金融領域董事長。
關鍵詞:云計算、AI能力、產業互聯網。
背后邏輯:
騰訊云2025年品牌價值440億美元(Brand Finance數據),支撐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場景落地。
其視頻號生態與企業微信工具,成為企業家觸達消費者的“數字基建”。
7. 中國中化(化工與農業)
青睞人物:能源與農業領域董事長。
關鍵詞:全產業鏈整合、綠色農業、全球化采購。
背后邏輯:
中化品牌價值5046億(世界品牌實驗室數據),其“中化MAP”農業服務平臺賦能數百萬農戶。
在ESG框架下,中化通過“碳中和園區”項目推動可持續發展。
8. 海康威視(安防科技)
青睞人物:智慧城市與安防領域董事長。
關鍵詞:AI賦能、全球市占率、技術護城河。
背后邏輯:
海康威視2025年Q1全球智能攝像頭市占率第一(IDC數據),AI人形偵測技術領先。
其“熱成像+無人機”產品矩陣,成為城市治理與工業安防的標配。
9. 泡泡瑪特(潮流文化)
青睞人物:消費與年輕化轉型企業家。
關鍵詞:IP經濟、Z世代洞察、文化出海。
背后邏輯:
泡泡瑪特2025年股價上漲170%,Labubu系列在歐美市場熱銷。
其“盲盒+潮玩”模式,為傳統消費品注入文化附加值。
10. 上海(城市IP)
青睞人物:文旅與設計領域董事長。
關鍵詞:國際化、文化創新、城市傳播。
背后邏輯:
上海國際電影節、陸家嘴論壇、外灘金融論壇、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IP,成為全球傳播的“文化高地”。
企業家通過參與、融入、借勢上海全球化資源,占據制高點,打造本土文化出海新路徑。
三、區域與品牌偏好的互動邏輯
1. 長三角:硬科技與數字化偏好
蘇州企業家青睞寧德時代、騰訊云,與其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集群匹配。
2. 珠三角:新能源與消費創新
廣東企業家偏愛比亞迪、小米,反映對年輕化與國際市場的敏銳洞察。
3. 福建:文化與全球化視野
閩商群體關注泡泡瑪特、上海文化品牌,與其僑鄉背景及文化出海戰略相關。
4. 山東:實業與傳統產業升級
山東企業家更傾向中化、海康威視,呼應其制造業根基與供應鏈優化需求。
四、未來趨勢:中國品牌的“三化”方向
1. 技術自主化:華為、寧德時代等品牌的技術突圍,將推動更多企業家布局“卡脖子”領域。
2. 文化IP化:泡泡瑪特、上海文化IP的崛起,預示本土文化品牌走向全球。
3. ESG融合化:中化、比亞迪的綠色實踐,將成為企業家戰略的核心支點。
董事會網作為國內創辦15年的財經新媒體,提供權威、全面的董事會治理信息,專注于上市公司治理、市值管理研究、全國性榜單發布,助力中國領先型企業、中國優秀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以專業性、高端性,成為決策人群的首席參考平臺。董事會網15年來發布多個榜單,被諸多上市公司、各級城市政府、廣泛公眾、全國性媒體所關注、認可與報道。
董事會網研究部認為,本次《2025最受上市公司董事會青睞的十大國產品牌》榜單的發布,意味著中國企業家的品牌選擇,正從“追逐國際光環”轉向“深耕本土價值”。從比亞迪仰望U8的高端化突圍,到華為的全球技術領導力;從小米的生態鏈創新,到上海文化IP的國際傳播,這些品牌背后,是中國企業家對效率、責任與未來的深刻思考。
【廣告】 (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