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成色更足的共同富裕新答卷 ——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十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④
金山網訊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為江蘇擘畫了“強富美高”宏偉藍圖,“百姓富”是重要內容;今年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強調江蘇要“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鎮江在常住人口城鎮化、城鄉居民收入等方面具備良好基礎,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就要努力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堅定信心、積極探索、多作貢獻,不斷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走出具有示范意義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錨定“建設特色鮮明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目標,更好統籌工農城鄉關系,扎實做好“穩住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推動農民增收、放大特色品牌、提升鄉村產業和鄉村建設水平”的“穩增特提”四篇文章,聚力推進穩產保供、富民強村、產業振興、城鄉融合、要素保障、鄉村治理六項重點任務,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重點實事,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扎實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民生建設公平、均衡、普及、可及是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上多辦實事,加快建立同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教育服務供給機制,縱深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不斷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和分層次社會救助體系,持續增強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一頭連著百姓飯碗,一頭系著經濟發展。要拿出更大誠意應對就業復雜形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全力做好穩總量、擴增量、提質量工作,確保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穩定。同時,用好稅收優惠、就業補貼、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等政策,有力支持企業不裁員、少裁員。
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鎮江有著三千多年的文化積淀,必須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扎實推動文化傳承發展。要堅持和推進“兩個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在創新文化生產機制、優化文化供給路徑、推動文化業態提升、打造文旅支柱產業上下功夫,把“融貫南北、開放包容”的文化底蘊挖掘好,把“崇德向善、全域文明”的精神風尚傳承好,把“創新創造、爭雄競先”的傲然風骨演繹好,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科技等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共興,以人文經濟激活高質量發展動能,加快實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圖景。(鎮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