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銀企對接引金融活水助企“出海”
1-4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79筆、金額達13.15億元
金山網訊 5月19日,我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銀企對接會召開,聚焦“知識護航‘出海’,金融協同領航”,為企業“知產”變“資產”提供實操指導。這也標志著我市在跨境知識產權服務方面邁出了新步伐。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近年來,我市科技創新型企業方陣不斷發展壯大,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先后推出“蘇知貸”“人才貸”等系列金融產品,推進“知產”變“資產”、專利變紅利。以江蘇銀行鎮江分行為例,該行累計服務科創型企業超1000家,其中知識產權相關業務規模超10億元。
江蘇翰雅有機農場有限公司是我市農業龍頭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日常運營管理中注重科技成果積累,目前已擁有專利15件,制定生產技術規范企業標準32項。“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方式,盤活無形資產,不僅可以解決資金需求的問題,而且進一步提振了企業創新發展的信心。”企業相關負責人陳楠說。
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79筆,金額達到13.15億元。對接活動現場,6家企業與江蘇銀行鎮江分行達成合作。
隨著我市外向型經濟持續推進,企業加速“走出去”拓展市場,知識產權領域的挑戰也日益凸顯。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服務處處長王希介紹,在搭建平臺引金融“活水”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知識產權部門精準對接企業訴求,開展海外知識產權風險應對指導、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提前布局,實現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構建起知識產權防御體系,進一步暢通“出海”之路。
此次對接活動邀請江蘇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家,圍繞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開展專題指導。我市知識產權部門還將進駐大型展會、賽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參展商對其參展產品和宣傳材料進行自查,預防海外侵權糾紛。(記者 朱婕 通訊員 施萌)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