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打好政策“組合拳”,為經濟回升向好增強確定性
特約評論員/劉鑫
宣布降息降準、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完善房地產融資制度、發布公募基金重要改革舉措……近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縱觀此次重磅集中推出的“組合拳”,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再次彰顯出我國宏觀政策擁有充足的空間,傳遞出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的強烈信號。
雖有狂風驟雨,更有遼闊深邃和堅韌挺拔。今年以來,面對貿易保護主義逆流洶涌、全球經濟風高浪急的復雜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勇毅擔當。有關部門針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決策、果斷出手,有效推動經濟穩定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數字無言,卻是最有力的證明: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既高于去年全年、也高于去年同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假日經濟”活力奔涌、“國之重器”多箭齊發、“中國智造”捷報頻傳、“港口碼頭”忙碌有序;連續15年穩居第一制造業大國,連續8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今日之中國,已在長期發展中形成良好穩固的基本面,正在形成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的新格局,這是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充足底氣,更是億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銳意進取的堅定信心。
舉措只多不少,力度只增不減。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周期性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轉型陣痛躲不開、繞不過,但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縱觀此次“一攬子”政策,從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發展科技創新債券,到全力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發揮好類“平準基金”作用,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接力式”金融服務,再到加快制定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既聚焦國民經濟重點領域、重大戰略,也關注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薄弱環節,靶向準、工具多、撬動性強。放眼未來,進一步加大政策激勵、注重協同配合,定向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持續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強度、適配性和精準性,將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新征程上,要統籌好“點”與“面”,持續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釋放和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確保各類政策有序推出、相互配合、精準發力。要把握好“近”與“遠”,既及時有效應對眼前問題,也要一步一個腳印,在保持市場運行“穩”的基礎上,持續積蓄“進”的動能。要兼顧好“量”與“質”,堅持用改革精神、創新舉措解決發展問題,兼顧政策“時度效”,善用“有形之手”、放大杠桿作用,進一步釋放“乘數效應”,推動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持續增強。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鮮明的政策導向、務實的具體措施,為中國經濟帶來“及時雨”,讓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隨著各項利好政策落地見效、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日益增多,定會有更多企業和百姓從中受益,發展主動權也必將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劉鑫)
詳情請見:https://m.jstv.com/news/2025/5/9/1370348660818673664.html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