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澆灌揚中智慧養豬新范式
從“長江豚”到“陸地豚”
視頻制作 俞佳融 章蘊琪
金山網訊 日前,在揚中市油坊鎮豚島畜牧養殖基地的監控室里,負責人王德生正通過智能大屏實時查看豬舍情況。“這批蘇淮豬可是我們的‘金疙瘩’,有了郵儲銀行揚中市支行的資金支持,我們終于建成了最先進的智能化豬場。”王德生指著屏幕上的數據說。
智慧農場的蛻變路
王德生一開始就打算走規模化、智能化養殖路線。“以前養豬全憑經驗,現在不一樣了。”他指著監控下的養殖設備說,“這套丹麥進口的自動飼喂系統,能精準控制每頭豬的進食量;空氣過濾系統讓豬舍PM2.5濃度比外面還低;糞污處理后直接變成有機肥,一年能省下幾十萬元治污費用。”
據了解,豚島畜牧養殖基地占地100畝,建有定位欄、公豬欄、產房、保育欄、育肥欄等10棟智能化、規模化豬舍,基地投產后年出欄量可達萬頭。基地采用丹麥進口的自動飼養設備、高效空氣過濾系統及糞污資源化處理系統,是鎮江市豬舍規格最高、養殖規模較大、機械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的養豬場。王德生算了一筆賬:智能化改造后,人工成本降低40%,飼料利用率提高15%,出欄時間縮短10天,綜合效益提升30%以上。
手機一點貸款就到
談到資金難題,王德生深有感觸:“智能化設備投入大,一套進口系統就要幾百萬元。多虧郵儲銀行的700萬元貸款,手機銀行申請,隨借隨還,還能無還本續貸,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無資金或少資金一直是智能化養殖項目發展的困擾之一。郵儲銀行揚中市支行成功為“豚島養殖”項目發放貸款700萬元,該產品直擊企業融資痛點,有項目就能貸,可通過手機銀行、企業網銀快速申請,循環使用,隨借隨還,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郵儲銀行揚中市支行行長祖劍介紹:“我們創新推出‘項目貸’產品,只要項目可行,最快3個工作日就能放款。同時配套企業網銀、供應鏈金融等綜合服務,讓企業‘輕裝上陣’。”
在推動金融資源向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傾斜方面,郵儲銀行鎮江市支行把服務“三農”擺在首要位置,加速推進“三農”金融數字化、集約化、場景化轉型,延伸支農觸角,有效打通服務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2024年,涉農貸款、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35.49%、12.45%。
科技賦能傳統養殖
一個月前,300頭江蘇地方保護品種蘇淮豬正式入駐基地。王德生特別自豪的是與江蘇省農科院的合作:“我們建立了從基因選育到疫病防控的全鏈條技術體系,每頭蘇淮豬都有‘電子檔案’,肉質力爭達到高標準。”
“在揚中這個河豚之鄉,我們有信心把蘇淮豬,也就是陸地上的‘豚’,打造成揚中的另一張名片。”站在現代化的豬舍前,王德生信心滿滿:“我們計劃打造集養殖、加工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有了郵儲銀行的持續支持,我們有信心把‘豚島’品牌做成全省知名農產品品牌!”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正用科技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記者 俞佳融)
責任編輯: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