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療法是非常合適的治療手段 部分哮喘患者需走出認識誤區
金山網訊 臨床上,哮喘患者對于吸入用藥的認識誤區,讓這一療法的普及面臨一定的阻力。結合“5·6”世界哮喘日的主題——讓吸入治療惠及所有患者,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專家提醒,確保哮喘患者能夠獲得必要的吸入藥物并正確使用,對于控制病情、預防發作至關重要。
日前,39歲的患者楊女士來到市一院呼吸科復診,自從4年前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規范化的吸入治療以來,她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早上起床連打二三十個噴嚏,緊隨其后的便是無法控制的清水鼻涕……多年來,楊女士被各種過敏癥狀“騷擾”著,每當天氣變冷,或者取“壓箱底”的衣物時,過敏開關便自動開啟。楊女士還養過一只寵物狗,自那時起,她的癥狀越發嚴重,不僅“涕淚橫流”,喘息、胸悶等呼吸道不適也接踵而來。
正常生活大受影響的楊女士于4年前來到市一院呼吸科就診,過敏原檢測結果揪出了“始作俑者”——狗毛和螨蟲。很快,她被確診為過敏性哮喘。
在醫生的建議下,楊女士將小狗送養、接受了規律性吸入治療。過敏原隔離配合持續規范的吸入治療,讓楊女士的呼吸道過敏癥狀得到有效控制,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也基本消失。如今的她,又可以暢快呼吸了。
“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疾病,除了反復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等常見表現,還有一種不典型的哮喘,也就是咳嗽變異性哮喘,主要特征是反復咳嗽,但很多患者因為缺乏了解,不將它當回事。”市一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丁浩說,哮喘患者如果沒有接受及時、規范的診斷和治療,頻繁發作對于患者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肺功能的不可逆損害,乃至呼吸衰竭,嚴重的或將威脅生命安全。
丁浩表示,對于過敏性哮喘的治療,有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方式。前者主要包括避免誘因,合并癥管理等。后者主要按照階梯式藥物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藥物選擇總體以吸入藥物為主,控制效果不佳可聯合使用生物制劑。
目前,很多患者對于吸入給藥的方式存在一些錯誤認知,比如“吸入藥物所含激素多,副作用更大”等。丁浩表示,其實對于哮喘乃至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來說,吸入療法是一種非常合適的治療手段。藥物通過吸入裝置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與口服或靜脈給藥相比,可以使藥物更精準地作用于病變部位,提高藥物的療效。這樣的給藥方式減少了藥物在全身的分布,因此所需的用藥劑量相對較小,減少了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
目前對于過敏性哮喘雖然還沒有根治之法,但通過合理規范的治療,完全可以滿足患者少發作甚至不發作的治療期待。丁浩指出,如果出現哮喘相關癥狀,要第一時間到醫院呼吸科就診。明確診斷后,需對哮喘病情進行全面、動態的評估,以助于實現個體化的患者全程管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病情。(孫小培 朱研 記者 楊泠)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