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的青春,在非洲大地閃光
——記中國優秀援外專家桂紅兵
金山網訊 在埃塞俄比亞的Alage學院里,有一位備受贊譽的中國專家——桂紅兵。提及他,師生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這位“80后”青年教師,用青春與熱血、專業與擔當,在非洲大地上書寫著中埃友誼與農業合作的動人篇章。
桂紅兵,中國援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業教育技術項目專家、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高層次引進人才。他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奔赴埃塞俄比亞從事職業教育和技術推廣工作。他為當地培育畜牧獸醫人才,累計培訓2000余人次;推廣農業科技助力脫貧致富,養殖場經濟效益提高約10%;推動成立“神農學院”;先后獲得“中國援埃塞俄比亞優秀援外專家”、江蘇省“我們身邊的好青年”等榮譽。
創新教學,點亮學生技能之光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農業大國,畜牧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牲畜存欄量非洲第一,但由于經費不足、疾病困擾和養殖技術等原因,畜牧業發展舉步維艱,極少學校有能力開設獸醫外科手術專業,教師們的獸醫外科知識也大多停留在理論上。”桂紅兵介紹,他在當地最大的農業職業院校Alage學院從事農業職業教育和技術推廣工作,主要負責《動物外科學》的教學和技術培訓。憑借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和國內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他用英語編寫了《動物外科學》的理論教學講義、課件和實習手冊。
為了讓非洲學生盡快接受并理解相關知識,桂紅兵探索出一套為非洲學生定制的“四步法”教學方法:首先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教學,其次給學生觀看技術視頻,然后分項目、分步驟對每一項技術進行單獨培訓,最后通過具體的外科手術進行詳細演示。教學過程中,他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確保學生能夠完全掌握實操技術,提高他們的外科手術能力。
攻堅克難,助力養殖業煥發生機
Alage學院遠離城鎮,蚊蠅肆虐、瘧疾頻發,學院生活物資匱乏,網絡信號差,且水電供應有限,遇到大風大雨天氣,甚至會出現停電十多天的情況。桂紅兵克服困難,在抵達學校的第一時間調研學校以及周邊的豬場、羊場和奶牛場。針對豬場寄生蟲發病率高、豬生長緩慢、養殖效率低的情況,他迅速制定驅蟲方案并委托同事從國內自費采購獸藥帶到當地,指導豬場技術人員應用方案驅蟲。豬場的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針對羊場和奶牛場飼料資源短缺的情況,桂紅兵根據當地現有麥秸等資源情況設計飼料配方,利用其在國內申請授權的發酵全混合日糧(FTMR)專利技術進行示范和推廣,養殖場經濟效益提高10%至12%。
當地村民普遍比較窮困。一頭牛、一頭驢、一頭羊都可能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財產。桂紅兵一有時間就到Alage學院的獸醫診所和村民家中去,為患病家畜免費診治。憑借專業的獸醫技能,他救治了很多患病家畜,獲得村民交口稱贊。
搭建橋梁,深化中埃友誼合作
除了傳授知識,桂紅兵還積極組織協調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與Alage學院結對,推動雙方簽訂共建奶牛實習基地等協議,推動埃塞俄比亞“神農學院”落地生根,聯合申報相關課題5項,獲得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等單位立項資助4項,其中3項已順利結題,2項在江蘇省農業國際交流專項課題成果評選中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Alage學院負責人盛贊桂紅兵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獸醫人才,讓中埃之間的友誼更加鞏固、農業合作范圍更加廣闊。為表彰他的付出和貢獻,埃塞俄比亞勞工技能部的英文專刊專門報道了桂紅兵的援埃事跡。他還被授予“中國援埃塞俄比亞優秀援外專家”稱號。桂紅兵參與的國際化案例入選第七屆國際職業教育大會“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合作成果展,獲得2023年“職業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最佳實踐獎”,參與編寫的畜牧獸醫專業國際化職業教育標準被江蘇省教育廳推選參加教育部具有國際影響力職業教育標準的評選。2023年10月,桂紅兵被評為江蘇省“我們身邊的好青年”。
作為一名“80后”青年教師,桂紅兵正以奮斗的姿態讓奉獻的青春在非洲大地上綻放光芒。(記者 張翼 通訊員 孫興民)
責任編輯:邱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