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紅色引擎為鄉村振興添活力
近日,由105縣道進入江蘇鎮江經開區姚橋鎮華山村的盤山路擴建工程步入尾聲,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路邊文化墻的粉刷工作。
“完工后的盤山路由原先寬5米擴建至11米,總路長達135米,將大大改善華山廟會擺攤難問題。”華山村黨總支書記邱偉誠介紹道。
華山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村,華山廟會亦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到集期,街道上熱鬧非凡,廟會人山人海。廟會攤位大多擺放在105縣道上,給交通帶來了困擾,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華山村黨員及熱心群眾多次反映其存在的安全隱患,經過商討,華山村最終決定擴建盤山路。
通過前期發動,截至去年年底,由華山村的黨員中心戶、退休教師、華山村在外企業家、社會及海外熱心人士等共同募捐修繕款達53萬元,其中35萬元用于擴建盤山路,18萬元用于建造牌樓。
資金充足了,接下來還有一大難題擺在面前——擴建的盤山路涉及占用諸多村民家的雞棚、鴨棚等臨時用房以及樹木等。“我們發動黨員中心戶走進村民家,一家一家談,一次不行就多次。”邱偉誠說道。
經過大半年的走訪與調解,去年年底,華山村村民主動讓出滯留地約1000平方米,自行拆除雞棚、鴨棚等臨時用房8處,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300余噸。“我們從出行便捷、村容村貌改善還有村莊文旅發展等角度出發,與村民講事實擺道理,大家最后都很配合。”黨員中心戶李為康說道。
除了盤山路拓寬,近期,華山村還有一處喜人的變化——諸多農戶的房前屋后修建了全新的“小菜園”,家門口的路也變得寬闊整潔。
“之前村民們會把在家門口的蔬菜區域拓寬到村主干道上,導致村主干道上不時都是菜葉,下雨天更是有泥土被沖到主干道上,嚴重影響村容村貌。”華山村黨總支副書記朱春蕾說道。
今年年初,華山村啟動菜園亂建整改工程。“剛開始我帶著黨員中心戶向村民們宣導的時候,大部分村民持觀望態度,于是我們決定先選取一戶家庭作為示范戶。”朱春蕾說。
華山村充分利用閑置的碎瓦、碎磚等建筑材料,劃定菜園區域,并在四周鋪設圍欄。“新的‘小菜園’美觀多了,沒有改變我們種菜的習慣,也不會影響到周圍的道路,我很是滿意,大家看到后也紛紛配合村委會進行菜園改造。”作為“小菜園”示范戶的張阿姨笑著說。
截至目前,華山村已有50余戶農戶完成了小菜園改造,總計鋪設“小菜園”圍欄1800米,完成房前屋后硬化135平方米。
無論是即將竣工的盤山路還是持續建設的全新“小菜園”,都是華山村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今年以來,華山村全面實施“黨建扎根”工程,在聚合力、攢家底、優服務上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12名黨員中心戶和24名信息員走村串戶了解村民意愿,將“群眾盼什么”作為工作指引,保留原汁原味鄉土風貌的同時,還將村子的古建筑等遺跡遺存進行修繕保護,積極打造和美鄉村,留住鄉土味道,以黨建引領為鄉村振興添活力。(張瓊霞 路曉明 蔣仲蕾)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