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暖心食堂”為老年人開啟家門口的幸福“食”光
“社區食堂的菜蠻好吃的,食堂營業之后我們經常去!”自3月12日,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和平路金湖社區精心打造的老年助餐點正式營業后,周邊的老年居民都對食堂連連點贊。每到午飯時間,清蒸鯧魚、番茄炒蛋、素什錦、紅燒雞塊……10余種菜品整齊擺放、熱氣騰騰,沒過一會兒便陸陸續續坐滿了前來嘗鮮的老年人。大家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嘮著家常,開始享受美好的午餐時光。
金湖社區下轄多為安置房小區,常住人口超9000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約38%,屬于典型的老齡化社區。近年來,老年人到社區反饋較多的就是“做飯難”和“吃飯難”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獨居、失能、高齡老人來說,不用自己買菜燒飯,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也成為日常生活的剛需。針對這一現狀,金湖社區立足實際,在深入調研、積極走訪的基礎上,將“老年助餐”納入今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力求滿足老年人就近、便捷、干凈、實惠的助餐服務需求。
老年助餐既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如何把好事辦好、辦出成效,讓老年人“暖胃”更“暖心”,社區黨委可是煞費了一番苦心。在籌備過程中,社區充分考慮了老人們的實際需求和特殊情況,選擇了靠近居民聚集區的餐飲企業作為助餐點,還在用餐環境上下足了功夫;食堂不僅完善了基礎設施,還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如無障礙通道、防滑腳墊、坡道、扶手等,以方便老年人安全出入。
雖然社區食堂是由一家對外經營的餐館建起來的,但在菜單選擇和食材品質上同樣嚴格把關,每天都會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特點和口味偏好,科學制定低鹽低糖、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且色香味俱全食譜;既滿足了老年人的味蕾需求,又兼顧了健康養生。同時,所售菜品均為小份菜,居民可以自行選擇拼菜、堂食或者打包,用餐方式十分靈活。社區食堂還會定期收集大家的意見建議,對菜品和服務進行優化調整,豐富老年人用餐體驗。
想讓社區食堂“長久飄香”,不僅要把“民生賬”置頂,還要把“經濟賬”擺平。針對不同群體,助餐點實行三類就餐收費標準。社會人群用餐享受正常“市場價”,60周歲以上老年人享受午餐、晚餐8折“幸福價”,年滿60周歲且屬于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重點優撫對象及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則可以享受每人每次“3+3”的午餐補貼“暖心價”;符合條件的居民就餐結算時,憑卡可以直接當場享受優惠。
“這里有政府監管,衛生有保障,環境好、品種多;關鍵價格還實惠,一葷一素加上米飯、湯品總共才9元。對于我們年紀大的人來說,助餐服務真是太方便了!”82歲高齡的李大爺高興地說道。正式營業的第一天,社區食堂就人氣火爆,接待老年顧客300余人次。令人欣喜的是,開放式的柜臺、寬敞整潔的就餐環境、惠民的價格,“家門口”的社區食堂不僅受到老年人喜愛,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打卡”。
小小的社區食堂背后,折射出的是基層治理水平的精細化程度,反映的是社區上下想要改善民生的努力。如今,助餐點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就餐難題,也成為了社區老年群體的溫馨社交家園。這個飄著飯香的民生工程,正用舌尖上的溫度,溫暖著轄區長者的幸福晚年。(王佳)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