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引育留用”全鏈條 厚植創新創業“人才沃土”
金山網訊 近年來,潤州區官塘橋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工作體系,聚焦“引育留用”全鏈條發力,為街道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全方位”引才,鏈接智力資源。街道黨工委依托官塘創新社區發展,雙招雙引工作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充分整合區域綜合資源優勢,主動鏈接江蘇大學、西安理工大學等高校資源,創新實行柔性引才機制,為企業和項目配備技術顧問,推動政校企“人才+產業+項目”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產業加速集聚。
“本土化”育才,培育實用力量。街道黨工委創新推出“實景式”培訓、“沉浸式”講課、“實境式”參與的“三大課堂”,通過用好本土資源、講好專業知識,對黨員干部們進行精準“澆灌”,培養“盯”項目能力,強化“跟”項目本領,提高“談”項目水平,讓他們在一線錘煉本領、脫穎而出。同時,著力發展一批黨員,依托林隱茶博園等現有成熟景點和本土文化,探索“支部共建+電商孵化+產銷基地”的幫扶模式。截至目前,已幫銷本地農產品4000余噸。
“針對性”用才,釋放創新動能。聚焦人才需求,創新用才模式,近年來,街道黨工委不斷優化三級“立體式”人才共管體系,由街道班子成員統籌、職能部門協同、專員精準服務,形成“黨委統攬、部門協同、責任到人”的治理格局。此外,街道在人才政策體系優化上持續突破障礙壁壘,累計吸納博士、海外人才20余名,并量身定制人才培養“套餐”,鼓勵支持各類人才申報更高層級專項培養項目,通過逐級培養、梯次培養,實現數質雙增,壯大人才“蓄水池” 。
“貼心式”留才,厚植發展沃土。為變人才“流量”為“留量”,街道黨工委在優化“軟環境”上,下足“硬功夫”,持續更新創新創業新生態。打造“紅色代辦員”“紅色引航員”服務矩陣,通過上門送政策、聽需求、解難題,打通服務“最后一米”。建立“需求收集—分類處置—跟蹤反饋”閉環機制,通過“簡單問題馬上辦、復雜問題集中辦”原則,將企業訴求轉化為發展實效,人才滿意度持續攀升,截至目前累計全力保障市級、區級重點項目建設12個。同時,街道還建立了人才服務綠色通道機制,在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方面解決后顧之憂,讓各類人才悉數來歸,安心立業。(通訊員 陳娟 記者 孫晨飛)
責任編輯: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