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新!市一院顱內動脈瘤手術方式從“塞”到“撐”
金山網訊 顱內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率高、病情進展快,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因此被稱作“不定時炸彈”。日前,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顱內動脈瘤WEB裝置植入栓塞術,這一全新動脈瘤治療方式在鎮江尚屬首例。
近日,69歲的孫女士(化名)因持續頭疼,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市一院就診。在經過一系列檢查后,孫女士被確診為顱內前交通動脈瘤,瘤體大小為5×3毫米。
市一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陸新宇說,由于孫女士的動脈瘤頸口相對較寬,并且其右側大腦前動脈A1段缺失,如果采用傳統支架輔助彈簧圈栓塞介入治療,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會大幅增加。
神經外科團隊對孫女士的病情開展研究并對治療方式進行反復論證后,與患者及其家屬積極溝通,決定采用WEB裝置植入術解決她的動脈瘤問題。
市一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錢宇介紹了這種顱內動脈瘤前沿治療方式:先從股動脈置鞘,然后通過同軸技術,把長鞘和中間導管送至頸內動脈入顱段、微導管進入動脈瘤的瘤腔,再沿微導管送入WEB裝置,WEB裝置進入并在瘤腔逐漸釋放打開后,瘤腔被占滿,腔內的血液自行凝固機化,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
醫生介紹,WEB裝置是一種自膨式動脈瘤瘤內栓塞系統,是基于瘤腔內擾流理念設計的新型動脈瘤治療器械,該裝置避免了支架的應用,降低了手術的并發癥,術后無需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進一步減輕了患者長期服藥的心理和身體負擔。
3月29日,在經過縝密的術前計劃和反復演練后,孫女士接受了顱內動脈瘤WEB裝置植入術。上海華山醫院專家為此次手術提供了技術支持。手術時長僅1小時,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良好,不日即可出院。(通訊員 孫小培 朱研 記者 楊泠)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