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以“組織有為”激勵干部“大有作為”
金山網訊 GDP連跨3個百億元臺階、歷史性突破500億元關口,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全市第一,全區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同比增長16%,在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獲評高質量發展爭先進位獎……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24年的丹徒,莫過于“活力”。而打造“活力丹徒”,離不開一支敢為善為的干部隊伍。
如何釋放干部敢為善為的強大動能,激發干部擔當作為精氣神?丹徒區在干部“選育管用”各環節全鏈條發力,激發干部“想為”的內生動力、錘煉“善為”的本領能力、完善“敢為”的保障機制,讓更多勇于擔當作為、善于攻堅克難的優秀干部脫穎而出、多作貢獻。
激發“想為”的內生動力
“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和回報,在新的崗位上更要干出新業績。”丹徒區城管局黨組副書記、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陳飛,此前擔任丹徒區交通運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因在工作中敢于啃“硬骨頭”,破解出行難題,贏得群眾口碑,被提拔為正科職干部。
“想為”是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如何把“想為”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丹徒區堅持“能者上、優者獎”的用人導向,通過開展“敢為善為好干部”評選,激勵干部敢于擔當、務實作為。2023年度敢為善為好干部共報名88人,評選出15名敢為善為好干部,共有9人得到提拔晉升,其中提拔5人、進一步使用3人、晉升職級1人。2024年度敢為善為好干部共報名111人,評選出19名敢為善為好干部,納入優先提拔晉升人員庫,蓄好干部隊伍“源頭活水”。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敢為善為好干部來自深化改革、產業強區、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和全面從嚴治黨等重點工作領域,該區通過打造“干部敢為善為指數”評價體系,對干部的作為度、貢獻度進行更加精準的甄別研判,形成可量化的干部能力模型,形成“選樹一個、帶動一批、激活全局”的乘數效應,塑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干部隊伍建設品牌,以干部敢為善為指數提升區域發展質量指數。
錘煉“善為”的本領能力
本事并非先天生就,而是靠后天練就。
3月19日,丹徒區召開“‘丹’當先鋒、一線建功”專項行動部署會,35名年輕干部將奔赴基層一線,錘煉本領才干,淬煉青春底色。丹徒區堅持把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優秀年輕干部的“練兵場”“主陣地”,連續4年開展年輕干部一線歷練工作,讓他們在多元實踐中補齊能力短板、拓寬全局視野。先后從鎮(街道、園區)、區直機關選派196名年輕干部雙向實踐歷練,服務企業1100余次,推動75個重點項目建設,處理矛盾糾紛2300余件,群眾滿意率達98%以上,42人獲省、市、區表彰。
“一線歷練的經歷讓我認識到農田水利建設不僅要‘達標’,更要‘達心’,兼顧村民需求和政策要求,才能讓水利工程真正惠及民生。”區水利局下派干部胡鎮,在回顧歷練情況時說。
據了解,丹徒區新一輪一線歷練工作將繼續在優化、深化上下功夫,加強重點領域、重點板塊力量配置,圍繞產業項目、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服務民生、社會治理五條主線開展。同時,進一步發揮幫帶導師教育指導作用,縮短歷練干部“摸索期”“空檔期”。加強過程管理,通過建立紀實檔案、開展現場考評,對年輕干部歷練期間表現進行客觀、全面評判。
完善“敢為”的保障機制
干部越為事業擔當,組織越要為干部擔當。為了讓“敢為”的干部干得開心、拼得安心,丹徒區出臺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十項措施,拿出硬舉措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有力推動干部敢為善為、奮發有為。
在干部選拔任用的過程中,以實干衡量干部,以實績選拔干部,去年對獲評高質量考核一等次鄉鎮和“十佳單位”機關部門的65名干部實施激勵性晉升,26名干部因實績突出優先提拔重用,評選10個優秀典型案事例,比學趕超、實干爭先的風向標樹得更牢。
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營造“敢為”的良好生態。探索履職風險報備和防控機制,讓干部輕裝上陣、心有底氣。去年,對22名干部實施容錯和澄清證明,對16名已過影響期、實績突出的干部給予提拔重用,起到了“關愛一批、激勵一片”的效果。完善干部分類監督管理辦法,制定“一把手”離任交接制度,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幫助干部劃清是非界限、厘清履職邊界。科學優化職級晉升舉措,旗幟鮮明選拔重用敢闖敢試、敢作敢為的干部,去年晉升129人次,持續放大職級晉升激勵效應。同時,及時掌握干部動態,對“敢為”干部的合理訴求及時回應關切、困難及時關心解決,確保“敢為”干部安心、安身、安業。(記者 崔寧華)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