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中:凝心聚“綠”,生態答卷寫在綠水藍天間
金山網訊 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86天,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2.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濃度下降至8微克/立方米;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主要河流斷面水質Ⅲ類及以上比例達到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2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平方米,林木覆蓋率達21.16%……這是江蘇揚中2024年全年交出的生態答卷“成績單”,在變化曲線中展示出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姿態”。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揚中人全力踐行生態為先理念,凝心聚“綠”,勇當“綠水青山”的“維護者”、生態島城的“實踐者”的真情告白。
綠色賦能 做“綠水青山”的“維護者”
近日,揚中新壩鎮文坤綠島噴涂中心項目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采用先進的水噴淋、干式過濾、二級活性炭吸附等多重處理工藝,其中投資300萬元建設的集中排放治污設備,不僅讓廢氣治理“輕松拿捏”順利達標,而且對企業員工的健康影響也降到最低,為當地噴涂行業的綠色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集中整治和建設“綠島”噴涂中心僅僅是當地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揚中聚焦重點領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先后對長江岸線、船舶等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行業開展全面梳理,提升廢氣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組織工業園區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化工退出企業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聚焦生態監測,對環境重點指標實現監管專業化、智慧化;積極引領廣大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推進綠色制造體系構建力度,推動更多企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共同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截至目前,揚中已創成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19家、鎮江市級綠色工廠25家。
守江護綠 做生態島城的“實踐者”
“以前靠水吃水,現在養水護水。做護漁員的這幾年,我們是親眼見證了長江生態環境的變化,現在巡江時經常見到江豚歡騰,而且江里各類魚兒又多又大,想想還蠻有成就感。”從漁民“轉型”成護漁員的徐紀龍,談到自己的這份工作時如此說道。
揚中長江岸線達120公里,是全省長江岸線和開放岸線最長的縣級市。自2021年長江“十年禁捕”實施以來,當地按照每2公里配備1名專職巡防員的標準,設置22個標準化長江禁漁執巡點,組建6支基層巡防員隊伍,整合150個監控,運用無人機、望遠鏡等設備,實施“24小時常規巡防+零點突擊檢查”,截至目前,累計辦理各類垂釣案件1087起,收繳各類漁竿漁具近3000根(套),辦理非法捕撈案件55起,有力打擊了非法捕撈行為,長江漁業資源得到較好修復。
在水生生物資源養護上,揚中也是全力以赴,連續20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投放河豚、鰱魚、鳙魚、青魚、草魚等魚苗達5000萬尾,為長江魚類種群補充“生力軍”。
近段時間,揚中啟動新一輪巡游出租汽車報廢更新工作,對報廢老舊出租車后更新純電動新能源出租車的公司或車主給予每輛車1.5萬元一次性補助,第一批次16輛出租車已完成“電動化”轉型;而當地的公交車早已全面“電動化”。
2024年8月,江蘇首個構網型儲能電站項目在揚中落地,能為10千伏新西線周邊200戶居民獨立供電2小時,在江蘇省內首次實現城市“充電寶”獨立供電。“光伏優勢”正是構網型儲能電站成功落地揚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此儲能電站為例,可將區域內的光伏就地消納率由60%提升至90%,減少新能源消納不足給電網造成的運行壓力。
揚中是全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一直以來,在“綠色能源島”的打造上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形成了新能源光伏全產業鏈,大力實施“金屋頂”計劃,截至目前,分布式光伏并網超1.1萬戶,光伏裝機滲透率近80%;建成全省首個“光伏+儲能”可再生能源系統合成的“零能耗公園”,綠色低碳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
生態共享 市民成最大受益者
“以前這里比較雜亂,自前不久建了這個‘口袋公園’,讓我們出了家門就有運動休閑的地方,綠化還很好,真是幸福了。”市民朱先生邊散步邊說。
如今,揚中家門口、街角處的“口袋公園”有42個,初步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讓市民“轉角遇見美”成為現實;而揚中城區的四大公園即城北公園、城西公園、城南公園和濱江公園以及沿江環島風光帶,風景各異、特色鮮明,也讓揚中人隨心享受生態“紅利”。
與此同時,揚中的鄉村也正發生著變化。
“不少親戚朋友從上海回揚,看到家鄉的新面貌夸個不停,都說之后要常回來看看,而且要帶身邊的朋友一起來感受新農村。”鳴鳳村村民蔣雅芬談起村子的變化,言語間滿是自豪。
近年來,鳴鳳村以“特色田園鄉村”為抓手,串聯起村史館、生態有機采摘園等地,打造了一個以詩意田園為主題的鄉村景點,并迅速“出圈”,很快成了市民的“打卡點”。
除此之外,揚中一批鄉村特色標簽越發“顯眼”,昔日的“土旮旯”正變成今天的“金疙瘩”,在此基礎上當地推出了非遺研學游、親子研學游、記住鄉愁游、奇妙博物館游等多元化精品旅游線路,將特色村落與景點串聯成線,滿足了不同游客群體多樣化的需求。
截至目前,揚中已累計創建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13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8個、省級傳統村落3個、省級綠美村莊105個,有力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正徐徐展開,全體揚中人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孫華麗 田園)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