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局視野破除“內卷式”競爭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這一要求,既是對經濟大省使命擔當的殷切期待,也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明了行動方向。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雙重挑戰,廣大黨員干部需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打破傳統發展慣性,推動市場從無序“內卷”轉向良性競爭。
“內卷式”競爭表面是資源的無序消耗,本質卻是發展理念的錯位。近年來,部分地區為爭奪短期利益,盲目比拼稅收優惠、土地價格,“一窩蜂”布局熱門產業,導致低效產能過剩,或設置隱性門檻阻礙市場要素跨區域流動,導致資源配置碎片化、創新要素“孤島化”。部分企業為搶占市場,犧牲質量換取低價傾銷,陷入價格戰、仿造抄襲的惡性循環。這種“競低”而非“競優”的怪圈,表面上看似短期增長,實則扭曲了市場規律、透支長遠發展潛力。
破局之道在于深化改革與系統治理。改革進入深水區,廣大黨員干部當以全局視野破除發展梗阻,以系統思維凝聚發展合力,既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橫向全覽,又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縱向展望。一方面,需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跨區域高效流動。更需通過制度型開放輻射帶動區域協同,將“行政區經濟”變為“區域經濟”。另一方面,需構建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以全局思維優化產業布局,杜絕“拼補貼”“拼稅收”等短視行為,將政策發力點轉向優化營商環境和培育創新生態。此外,治理“內卷式”競爭需統籌法律規范、行業自律與市場調節,形成政府有為、市場有效、企業有序的良性互動。
破除“內卷式”競爭不等于否定競爭,而是引導競爭向更高層次躍升。黨員干部需深刻領會“因地制宜”方法論,對于傳統產業,應推動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避免“一刀切”式淘汰;對于新興產業,要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警惕“一哄而上”的泡沫化風險。要既當改革促進派,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破除陳規舊制;又當改革實干家,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政策落地。尤其在營商環境優化、中小微企業扶持、就業優先政策落實等民生關切領域,用改革的力度提升企業感知的溫度,讓市場活力與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趙祥冉)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