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公布2024年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4年度消費維權十大典型案例,以震懾違法經營行為,優化全市消費環境。
辦卡容易退卡難?消費者該怎么辦?某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使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案,通過“案情還原”幫助消費者識別違法行為。
案件中,當事人以店堂告示、年卡背面印制有“概不退換”內容為由不予辦理退費。執法人員在接到投訴后,依法對經營場所進行檢查時還發現“健身年卡”背面印有“本卡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私教合約書》中印有“如有未盡事宜,本健身館享有最終解釋權”等內容,這些內容均為不公平格式條款,為當事人單方事先擬定,且未用單獨告知、字體加粗等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對當事人使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出了警告、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新房交付簽訂相關協議時,也要留個心眼。根據投訴,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對某物業集團鎮江分公司管理的大港某小區物業收費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當事人與小區業主簽訂的《園區服務協議》第四條第2項為“乙方不得以不使用或空置為由,拒付或折扣支付園區服務費用,也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或提前終止園區服務內容”。《園區服務協議》屬于格式合同條款,利用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違反了《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經進一步調查發現,當事人通過交房時機,與業主簽訂物業合同的同時變相簽訂了《園區服務協議》,從而達到向業主收取園區服務費的目的。
教育收費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各學校經營主體應嚴格遵守政府部門制定的收費政策,合法合規收取費用。某幼兒園在已收取幼兒保育教育費的情況下,通過開設“籃球”“藝術”等特色課程,違規收取幼兒各類“課程費”。市場監管部門依規對其作出了罰款94000元的行政處罰。
食品生產企業標注虛假生產日期是一種隱蔽性極強的違法行為。檢查中,市場監管部門發現某食品有限公司出現了“早產食品”——生產于9月13日的面包,被打上了“9月16日”的日期。生產標注虛假生產日期食品的違法行為,威脅消費者健康安全,破壞了市場秩序和社會信任,市場監管部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
除了公布典型案例,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案例分析點評,幫助消費者規避消費陷阱,識別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林長遠 記者 朱婕)
責任編輯:蔣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