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春潮涌動田野間 精準服務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期,雖然寒意還未完全褪去,但在江蘇省鎮江市的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田間小路上,不時駛過滿載化肥、種子等春耕物資的農用車輛;農民們或翻耕土地、或施肥播種、或鋤草整地,積極搶抓有利時節,全力打好春耕生產“主動仗”。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為確保全市春耕生產順利進行,鎮江市供銷社充分發揮全市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扎實做好春耕備耕農資儲備供應工作。“我們提前謀劃、及早行動,提檔升級標準化‘農資惠’平臺,推動線下網點和線上銷售模式相結合,確保農資供應不斷檔、不脫銷。”鎮江市供銷社發展改革處負責人說。
提升精準服務度 確保生產需求
春耕時節,揚中市新壩鎮的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然而,就在一個月前,部分種植戶卻因小麥田塊播種晚、底肥不足導致麥苗稀少而憂心忡忡。得知這一情況后,揚中市新壩供銷社生產資料門市立即行動起來。“春耕生產耽誤不得,我們必須盡快解了農戶的燃眉之急。”新壩供銷社負責人劉鈞表示。
當天,供銷社工作人員就聯系貨源,組織車輛,加班加點進行籌備。短短幾天時間,33噸尿素便順利運抵新壩鎮,并配送到急需的田間地頭。看著一袋袋尿素被卸到田邊,農戶們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來。
為了做好精準服務,市供銷社依托系統31個農資監測點,實現農資市場供求信息發布共享、農資價格動態監測等功能,引導系統農資企業合理掌握購銷節奏。同時,加強各市、區農資儲備能力建設,建成規模以上農資儲備中心4家,農資儲備能力超3萬噸。此外,依托系統10家農資龍頭企業和78家“農資惠”網點,做好春耕備耕農資采購、儲備、調運和供應等各項工作。借助農資企業服務聯盟,主動加強與農資上游供應商議價采購能力,摸排梳理系統農資企業采購儲備進度,及時組織調運,確保貨源穩定。
“春節剛過,我們就提前與上游農資生產企業‘無縫對接’,主動協商簽訂供應合同,截至目前,已儲備各類春耕肥料5000余噸,保證了春耕農資供應充足、品種齊全。”句容市供銷社合作事業科副科長周冠群說。高橋供銷社也提前謀劃、及早行動,從上游正規源頭廠家購進尿素300余噸、復合肥400余噸,做好庫存與質量管理,讓農民用上放心肥。
創新服務模式 推動“綠色農資”
為滿足農戶多樣化需求,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市供銷社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聚焦農戶多樣化需求,推行線上預約訂購、線下送貨到田頭、服務上門進農戶的供貨模式,為農戶提供高質高效服務。
“這塊地土壤偏酸,建議施用堿性肥料,同時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燒苗。”日前,在句容市天王鎮的一處農田里,“農資惠”網點的莊稼醫生正在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近年來,市供銷社充分發揮“農資惠”網點莊稼醫生技術幫扶作用,結合春耕生產需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更加科學合理用肥用藥,提高春耕農業生產能力。
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保障農資安全為目標,市供銷社積極落實化肥農藥“兩制”試點,加強農資質量溯源管理,深入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促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大力推進農藥集采統配、農業包裝廢棄物統一回收及資源化利用工作,去年全市供銷系統配供低毒高效“零差率”農藥124噸,服務面積42.5萬畝、惠及農戶3000余戶;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890萬件、廢舊農膜375噸。
“我們要求所有農資經營網點嚴格執行‘兩制’規定,對購買化肥農藥的農戶進行實名登記,并建立臺賬,確保農資使用安全可控。”鎮江市供銷社發展改革處負責人說。市供銷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定期開展農資質量打假行動,對系統內各網點開展全方位排查,保障農資質量安全無事故,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截至2月底,全市供銷系統已調運化肥14690噸,其中氮肥2950噸、復合肥12440噸,化肥調運量同比增長9.3%;儲備農藥214噸,其中草甘膦26噸、草銨膦30噸、小麥除草劑36噸,其他農藥122噸,農藥儲備量與往年基本持平。同時,全市供銷系統還將調運化肥3510噸、農藥236噸,進一步保障全市春耕備耕用肥用藥需求。(記者 朱浩 通訊員 仇明陽)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