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必先“聽得懂話”
金山網訊 近日,《央視新聞》專篇報道湖南懷化理發師曉華的事跡,她尊重理解顧客需求,因為“聽得懂話”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人民理發師”。“聽得懂話”一直是群眾對服務的質樸期待,黨員干部唯有沉得下去、走得了心、干得成事,成為“聽得懂話”、用心做事的好公仆,才能真正得到群眾認可。
“聽得懂話”首在“沉得下去”。傾聽民聲方能有的放矢,各項工作本應圍繞著群眾需求展開,然而有些干部在面對群眾時常常“你說你的,我做我的”,陷入“聽不懂話”或者“自說自話”的尷尬局面,導致群眾的需求被忽視,甚至被曲解。究其根源,往往不是不能懂,而是未能真正深入基層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黨員干部必須“沉得下去”,常去街頭巷尾、深入田間地頭,堅持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得見真話、看得清真相、了解得到真實的民情,唯有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聽進心里,各項工作決策和落實執行才會帶有更多“煙火氣”和“泥土味”。
“聽得懂話”貴在“走得了心”。用心用情方能事半功倍,黨員干部與群眾溝通時,不能“生搬硬套”“機械執行”,久而久之淡了感情、疏遠了距離,群眾又怎會敞開心扉?“聽得懂話”也是相互的,要拿出真誠的態度服務,在“春風化雨”中增強群眾的信任感、幸福感,拉近干群距離,群眾自然暢所欲言。走心的背后是用心,黨員干部要率先吃透政策理論,與群眾交流時不“穿靴戴帽”,直接拿出對方關心在意的“干貨”,再將其化作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學著帶些群眾熟悉的鄉音方言,如此才能引導群眾掏出“心窩子”、講出“真心話”。
“聽得懂話”重在“干得成事”。務實擔當方能惠及民眾,若是光交流、不干事,那便成了“假把式”。聽懂群眾只是第一步,做好調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才是關鍵,必須推動各項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的信賴。同時,“聽得懂話”也非一味聽話,不能隨波逐流,沒有思考判斷,甚至缺乏是非觀念。要既聽“順耳話”,也聽“逆耳言”,積極回應群眾合理訴求,又對訴求的不合理部分耐心解釋;要既聽“言內意”,更聽“弦外音”,多為群眾考慮可能遇到的其他問題,總結相關經驗方法,做到“既治標、更治本”,爭當“聽得懂話”、群眾滿意的好干部。(朱開達)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