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聽得懂話”為何難能可貴?
近日,理發師曉華火了,因為她能精準理解和實現顧客需求,被廣大網友稱作“聽得懂話的理發師”,并喊話期待她進行“全國巡剪”。
“聽得懂話”的理發師為何可貴?或許是因為許多人都遇到過“聽不懂話”的“Tony老師”,讓理發變成了“開盲盒”。只想“修短一點點”,剪完之后短了一大截;想剪個“空氣感劉海”,結果得到了密不透風的“鍋蓋劉海”;想燙個空氣感卷發,燙完仿佛老了10歲。與理發師溝通的難題困擾不少顧客,甚至在社交平臺還有一些熱度頗高的教程,專門教人們如何與理發師進行有效溝通。
理發師曉華因為“聽得懂話”火了,既是對該理發師過硬技術和用心服務的肯定,也透露著顧客對理發師“聽不懂話”,對理發服務“貨不對板”的無奈。現實中,一些理發店或是從一進門起就推銷產品,或是不斷忽悠顧客充值辦卡,不僅套路多,而且消費高。而顧客具體的理發需求,常常被忽視,甚至被曲解。曉華的走紅,是因為她在理發前總是會跟顧客溝通細節,充分尊重顧客的個性和需求。曉華的店外排起長龍,是顧客“用腳投票”的結果,折射出大家對被尊重、被理解的期待。
其實,不僅是美發行業,所有的服務行業都需要“聽得懂話”。而做到這一點并不簡單,這要求服務者有足夠的服務意識。一是需要有耐心,了解顧客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二是需要有溝通技巧,對于顧客表述模糊的細節,能仔細確認、恰到好處拿捏;三還需要有過硬技術,能聽顧客懂需求,還要能做得出來顧客想要的效果,不然就是“買家秀”與“賣家秀”的天差地別。
“聽得懂話”的理發師走紅現象,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顧客對真誠服務的期待,也照清了服務行業更加專業化、人性化的發展方向。期待,未來每一位顧客的話都能被“聽懂”。(文沐風 圖阿道)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