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成患 防治有招 南山風景區挖出近百歲蟻巢
揮鍬、鏟土,工人重復幾次這樣的動作后,一個完整的蟻巢就出現在眼前。
這是10月30日下午,記者在南山風景區文苑景區林中看到的一幕。短短幾十米的距離,工人已經挖了好幾個坑,再順著白蟻行跡,將蟻巢一舉鏟除。
“前期勘察時,發現這片區域樹木遭白蟻啃食嚴重,我們推斷該區域白蟻數量多,于是決定采用人工挖巢的方式將白蟻一網打盡。”項目負責人、江蘇省鄉土專家謝勤告訴記者,在土層較厚、砂石較少、地面無大型樹木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人工挖巢的方式開展防治工作。“挖坑后,根據地下蟻道走向定位蟻巢位置。”謝勤說,找到蟻巢后,對蟻巢進行解剖,捕捉蟻王、蟻后,挖除白蟻巢后再清除周邊副巢,從而達到根除目的。
除人工挖巢,江蘇謝氏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防治團隊還將采用壓煙熏殺白蟻、誘殺滅蟻、生物復合藥劑滅蟻的方式開展無公害綜合性白蟻防治。“壓煙熏殺白蟻滅蟻法為我單位特色白蟻滅治方法,已通過省級林業三新項目驗收。”謝勤表示,施工人員進入場地后,已經對所有樹木進行一次藥物處理,控制白蟻上樹危害,再采用綜合治理的方法,逐步消滅白蟻群體,清除巢穴,做到標本兼治。
白蟻活躍期在每年4至6月和9至11月,此次白蟻防治工作從9月開始,目前已初見成效。這也是南山風景區首次開展系統性白蟻防治工作。預計到今年12月,南山風景區白蟻上樹危害率將下降60%;到2025年12月,白蟻上樹危害率下降75%;到2026年12月,白蟻上樹危害率下降90%。
經現場勘察,南山風景區內的白蟻蟻情十分嚴重,白蟻上樹危害率達到了80%以上,很多樹木樹干外表、內部不同程度地受到白蟻的侵蝕破壞。該區域內,對樹木產生危害的白蟻品種主要為黑翅土白蟻,其具有繁殖力強、隱蔽性高、食性雜、破壞力強等特點。
“成年的黑翅土白蟻巢群破壞力十分驚人。”謝勤科普道,一個成年巢群內白蟻的數量可以達到千萬級別,為滿足其生存繁衍,黑翅土白蟻會大量采集木質纖維,樹木中的木質纖維含量豐富,是白蟻的主要食物來源,白蟻一旦對樹木產生危害,往往是成群結隊蜂擁而上,將對樹木造成極大危害。
為了讓記者更直觀地感受白蟻危害,謝勤帶著記者看了幾棵被嚴重侵蝕的樹木。
“白蟻畏光,因此會一邊筑泥道一邊啃食樹木。”謝勤指著樹干上的泥道說,“這些都是白蟻留下的痕跡。”記者注意到,許多樹木的樹干內部、外表都殘留白蟻侵蝕的痕跡,甚至一些樹木樹干已被白蟻啃食出現大量空洞,還有一些樹木已經處于“缺胳膊少腿”的狀態。白蟻侵蝕嚴重將導致樹木長勢衰弱甚至是瀕臨死亡,因此,白蟻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治理工作開展近兩個月,防治團隊收獲頗豐,破巢之余還捕捉到了蟻王、蟻后。
“目前發現時間最久的蟻巢已接近百年,最大的蟻后有拇指大小。”說罷,謝勤便拿出試管,記者看到,試管中的蟻后白白胖胖,體積驚人。“這個蟻后每天繁殖白蟻超2000只,如果放之任之,破壞力難以想象。”謝勤的話讓記者頭皮一緊。
除了危害樹木,白蟻還會啃食建筑內窗戶、梁柱等。對景區內建筑物產生危害的白蟻品種主要為散白蟻屬,這也是鎮江地區室內白蟻危害的主要品種。此類白蟻主要危害房屋、橋梁、電纜、文書、檔案等含纖維的制品,屬土木兩棲性白蟻,既能在木材中營巢,又可在土壤中營巢,因此防治難度大。
此前南山白蟻防治主要是建筑物和樹木表面噴藥,治標不治本。此次大規模系統治理尚屬首次,將對南山風景區內文苑景區、竹林景區、招隱景區及八公洞景區水杉林約200畝區域進行白蟻防治。根據白蟻危害情況,將按“先治后防”“先治重,后治輕”的順序進行白蟻防治治理,做到“符合實際、有效可靠”“標本兼治”。(單杉 楊越)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