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藥沒吃飯,打了針又重復打,當心糖尿病老人突發低血糖
在醫院急診醫學科常常會遇到一些特殊的患者,明明是糖尿病、血糖高,卻出現頭暈、眼花的低血糖癥狀,甚至昏迷不醒,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老人重復打針引發低血糖
“醫生,快救救我媽!”日前,一輛救護車將昏迷不醒的王奶奶(化名)送進鎮江一院急診,患者家屬向醫生連連呼救。得知王奶奶患有糖尿病,醫生迅速為她測了血糖,“血糖只有0.9mmol/L,是典型的低血糖癥狀。”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一般是在3.9mmol/L到6.1mmol/L之間,為何王奶奶的血糖會如此之低?醫護人員從家屬處了解到,在翻查老人打胰島素的針盒時發現少了針劑,懷疑老人是重復打針引起的低血糖。
急診醫學科副主任周文勤介紹,由于多種原因,有些老人沒胃口吃飯,但依然按時按量使用降糖藥物。到醫院就醫的低血糖患者,大多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由于糖尿病藥物的特殊性,糖尿病藥物基本都是要求隨餐服用,并與用餐量相匹配。吃得少就會引發低血糖的風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像王奶奶一樣,記憶產生誤差,打完一針胰島素后,記不清了,又再打一針,引起血糖迅速下降。
經搶救,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
老人低血糖不容忽視
心慌、手抖、出冷汗等都是低血糖的早期癥狀,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發低血糖時有可能并沒有早期癥狀,而是一發作就昏迷,或者發生躁狂現象。
“低血糖不容輕視。”周文勤提醒市民朋友,對獨居的老人要猶為關注,要每天及時關心老人服藥和飲食情況。
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是對大腦的損傷,當低血糖發作持續時間較長時,其危害不可逆轉,“患者出現2-3個小時的低血糖性昏迷,就會出現腦水腫,而腦水腫會造成腦細胞不可逆的改變,會導致患者出現癡呆、暈厥的嚴重情況。”
周文勤建議,家里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要常備糖果,以備低血糖之需。還要常備測血糖儀,一旦老人出現癥狀時,家屬可在打120的同時,先測一下血糖,再給老人灌一點糖水,只要能吸收一部分糖,癥狀就能緩解。(亦圓)
責任編輯:殷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