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黨的二十大代表發出鎮江“好聲音”
二十大期間央媒省媒多次聚焦鎮江
金山網訊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22日勝利閉幕。大會期間,鎮江黨的二十大代表馬明龍、趙亞夫、沈春雷多次接受中央和省級媒體的采訪,介紹參會履職情況和“強富美高”新鎮江建設的生動實踐,發出了獨具魅力的鎮江“好聲音”。
馬明龍: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鎮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10月22日,《人民日報》7版文章《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新征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欄目),刊發了黨的二十大代表、市委書記馬明龍的感想感受。馬明龍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作出了系統部署,面對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帶來的新挑戰,要把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社會救助、住房保障等各方面工作一體謀劃、統籌推進、全面落實,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可持續發展。
《新華日報》多次采訪馬明龍代表——
在談到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感受時,他說,二十大報告氣勢恢宏、高屋建瓴,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是一篇開啟新征程的綱領性文獻。鎮江將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鎮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在回顧鎮江如何攜手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時,馬明龍說,重在聚焦脫貧攻堅,筑牢全面小康“底板”;堅持產業先行,鍛造高質量發展“長板”;全面深化協作,補好共同富裕“短板”,并表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鎮江將與渭南攜手奏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協奏曲”,不斷續寫新時代蘇陜協作“山海情”的生動故事。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視察,提出了“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為了直觀呈現新時代以來取得的顯著成績,世業鎮衛生院以精巧模型“搬”到了“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的現場。在參觀展覽時,面對記者的采訪,馬明龍說,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10月21日,江蘇衛視《黨的二十大特別報道》盛會訪談錄就“全面從嚴治黨 建設偉大工程”主題,對馬明龍代表進行了訪談。馬明龍表示,將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保證。
趙亞夫:總書記的囑托不可辜負 這一生選擇了“扎根大地”
作為鎮江來自基層的黨的二十大代表,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研究員趙亞夫也頻頻成為媒體采訪的對象。10月18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采訪趙亞夫代表談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他表示這十年應該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在這十年里面,無論是農業農村的面貌,還是農業生產力都得到了恢復提高。除產量穩定提高外,環境變化也很大,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已經變成一個大花園。10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基層代表暢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其中采訪了趙亞夫代表。他說,國家政策好,農民種糧積極性越來越高,我們有信心、更有底氣為中國碗裝上更多、更好的中國糧。10月17日《光明日報》13版刊發了專題報道《趙亞夫代表:生態優先 助農民增收》。在報道中,趙亞夫代表說,“總書記的囑托不可辜負,這一生就讓我選擇‘扎根大地’吧。”10月17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關注了二十大代表趙亞夫,刊播了專題片《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82-year-old agriculturist has helped farmers become well-off(中共二十大:82歲農業專家幫助農民致富)》。
期間,趙亞夫代表也成為《新華日報》的“常客”。在共話大會美好期待時,他表示希望讓廣袤鄉村更美麗、農民生活更幸福。在《黨代表熱議》欄目,趙亞夫代表與其他兩位代表共同探討了如何按照二十大報告擘畫的生態藍圖走好新時代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時,趙亞夫代表還驚喜地“遇”到了自己。年過八旬的他望著照片說:“我一直沒有離開農村、離開農民。”
沈春雷:黨的二十大報告讓一線工人增添了新的能量和動力
另一位來自基層的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蘇廣興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總工程師沈春雷也在媒體前頻頻亮相。《新華日報》多次刊發了沈春雷代表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時的感受:“黨的二十大報告說出了我們產業工人的心里話,讓一線工人在激情奔跑的路上增添了新的能量和動力,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自覺。”“黨的二十大報告講到要尊重勞動和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我感到十分振奮;作為實體經濟大省江蘇的產業工人,聽到報告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我深感我們產業工人大有可為、肩負重任。”“報告提出,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讓我備受鼓舞。”沈春雷代表希望持續加大一線產業工人技術培訓,制定靈活的技術技能補貼政策,大力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師技能工作室等平臺載體作用,將更多的大學生、退役軍人等吸引到產業一線,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更強人才動力。
另外,大會期間,《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晚間新聞》欄目及《新華日報》、江蘇衛視等媒體,多次以文字、圖片和鏡頭的形式,聚焦鎮江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及“強富美高”新鎮江建設的生動實踐情況。(記者 胡建偉)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