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新聞 業務類專題 一人醫健康零距離 康復正能量

    奔巴島上丁香紅

    2021-09-03 11:35

    360截圖20210903112455142

    作者和哈吉院長

    360截圖20210903112507317

    一例使用幼兒導尿管進行胸腔積液閉式引流治愈的重癥肺炎患兒,出院時家長要求和作者合影

    (99歲高齡的奧瑪醫生托人帶來口信:他多年前看過中國醫療隊帶來的“中國紅旗”,奔巴的丁香花曬干了顏色也很紅,他要把那些花送給我們醫療隊員,“你們帶來的紅色是火焰,請把非洲的火種帶回中國。” 劉欣,中國(江蘇)第30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員,一位江蘇援非女醫生,對她來說,奔巴的丁香花火紅的顏色里,藏著三代醫生綿延半個多世紀的未了心愿——)

    □ 劉 欣

    桑給巴爾的奔巴島位于印度洋西部,從地圖上看就像一個足月待產的嬰兒,島上盛產丁香,又稱“香島”。2020年9月,中國(江蘇)第30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來到奔巴島阿卜杜拉姆才醫院,我們的援非之旅就此開啟。

    雖說有心理準備,島上的“艱苦環境”還是讓我們開了眼界:這里常年天氣濕熱,病房里基本沒有空調,我們每天都要汗流浹背好幾次。一次大查房下來工作服全濕透,中午剛開始吃飯接到電話放下飯碗趕去科室一場大搶救又要再經歷一次汗水的洗禮,我們都自嘲是自帶鹽礦的醫生。

    生活上難一些可以克服,專業條件方面的困難真讓人著急。大洋孤島,病人病種和國內差別很大:感染性疾病很多,除了常見的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皮膚感染、寄生蟲感染、泌尿系感染也非常多。嚴重營養不良性疾病和一些遺傳性疾病比如鐮狀細胞性貧血,先天性心臟病,經常有嚴重營養不良合并重癥感染疾病,治療非常棘手。醫療設備及藥物配備奇缺,導致當地醫院能開展的檢查項目很少,這種情況在兒科尤為突出。由于當地的條件所限,病人們往往不能及時就診,患兒病情經常拖到很危重時才到醫院就診,更增加了救治難度。醫療隊所有隊員開動腦筋,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創造條件的同時,做了很多在國內“從來不去想”的創新。比如:利用有限條件成功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留置導尿治療嬰兒尿閉癥,應用硬膜外穿刺針完成了血液病患者骨髓穿刺檢查,用幼兒導尿管進行胸腔閉式引流,使用一次性吸氧管自制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使用血壓計袖帶開展診斷性空氣灌腸檢查,在醫院開創啟用有創呼吸機治療兒科呼吸衰竭病人先例,等等,在沒有實驗室檢查和充足藥品器械可以依仗的情況下,我們的臨床經驗和團隊的合作成為治愈疑難危重病人的最大保證。

    在奔巴,我們需要24小時當值。白天正常開診或手術,深夜搶救病人或者整夜守在病房觀察危重病人病情、組織施救,幾乎天天如此。疲勞不知不覺成了“習慣”,每次奮戰10多個小時后恨不得“原地入睡”的我,看著成功救治的患兒(許多都是疑難雜癥),那份欣慰和踏實,難以言表也沒有必要。患兒家長都非常配合和絕對地信任醫生,每當聽到他們病情康復出院說的一聲Asante Sana(斯瓦西里語“非常感謝”),淚目是我們的“標配”。

    阿卜杜拉姆才醫院的醫務人員短缺,兒科只有3名醫生。為盡快為當地培養一支靠得住的兒科隊伍,我和其他隊員需要從每個細節著手,規范醫護人員診療意識,整理發布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規范。具體操作方面,我重點指導醫護人員計算藥品分次劑量,同時在科室開展有創呼吸機的操作使用,新生兒窒息復蘇流程、液體療法等一系列教學講座,讓當地醫生在一次次的培訓教導中逐漸成長為業務能力過關的好醫生。

    忙碌是常態。片刻閑暇中,思鄉就成了最好的休息。萬里之遙的江南古城現在怎么樣?來自家鄉和親友們的消息無時無刻不牽掛著我們的心。作為老共產黨員的爸媽每個月會在我離家的21日準時寫首小詩鼓勵我:“正月里來是新春,欣兒援非五月整,雖然視頻常見面,思念之情總在心”,“建黨百年慶事多,援非醫療十月過,人在海外心向黨,共慶建黨一百年”。想起母親,便想起她的“援非夢”,還有“公公”,那個50多年前在這里揮灑青春和夢想的醫生,他的腳印還在嗎?

    “公公”是母親的“造夢師”

    母親是一名眼科醫生,當年也曾被選拔作為援坦醫療隊的預備隊員,但因為國內形勢等原因未能成行。她時常會和我以及我哥說,這是她今生的遺憾。我知道,她的感慨不光是因為她自己,還因為她沒能接替“公公”圓夢。

    “公公”是江蘇人對家族長輩的尊稱,他叫周振德,是江蘇第2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員,援外工作時間是從1968年1月至1971年2月,曾經獲得江蘇省優秀援外醫療隊員證書,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援非前他是鹽城醫專附屬醫院的眼科教授,也是我母親的老師。

    公公于20年前因病去世,生前他并未對晚輩們講述很多關于當年他在桑給巴爾援外醫療的故事,卻幾次對他的學生們也包括我的母親說起非洲,說起那海天一色、雨林蒼蒼,說起異域風情、純樸的桑給巴爾人和他的故事,說起他對當地艱苦條件的感慨以及克服困難治病救人、培訓出許多當地學生的欣慰……

    母親總說,“公公”只要說起非洲,眼睛里有很亮很亮的光!也就從那時起,母親下了決心,一定要報名援非,到“公公”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圓她的“國際主義夢想”。這次出發前,舅舅和母親特地把當年公公在援外醫療工作期間拍攝的一些照片翻拍給我,希望我有機會能夠到公公當年工作過的納茲莫甲醫院去看一看,走訪一些當年知道他在那里工作的人。

    經過大半年的相處,當地的醫護人員和病人及家屬都親切地稱呼我為Dr.RUKIA(斯瓦西里語:美麗而心地善良的醫生)。有一天我再次聽見當地人這樣叫我時,我就在想:50多年前,這里的人們都是怎樣稱呼“公公”和他的援非醫療隊員們的呢,現在這些人還找得到嗎?就在我為探訪做準備時,一張照片出現了……

    哈吉院長的“老照片”

    阿卜杜拉姆才醫院院長哈吉先生是一位平和長者。他十分健談,對我們適應當地生活提供了許多幫助。“我的職業生涯和政治生涯的起點都在中國,回國后的發展也與中國、中國醫療隊有著最直接的關系。”哈吉院長抬頭望向東方:“中國在那邊,那邊有我好多好朋友。”他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地取下他辦公室最顯眼位置上的一張大合影照片。這是他當年在南京留學時和中國老師們的合影。我在他的照片中間看到年輕時的公公的身影。哈吉院長驚奇地說:“這就是你的‘kongkong’嗎?我在納茲莫甲醫院培訓時,他就在醫院了,我到中國后,他也給我們上過課,他是我們的好朋友!”

    我立即把照片拍了傳回國內。當天晚上,一連串信息涌進我的手機:舅舅在家中也找到一張同樣的相片,還有公公當年的一本筆記本,里面有照片中所有人的名單(包括哈吉院長)。舅舅又通過手機拍了一本名為《輝煌的足跡——江蘇省援外醫療隊派遣40周年紀念文集》的封面,還拍了《日照桑島,丁香紅》中的一個章節“美麗的眼睛”,那些半個多世紀前的文字,清晰記錄了公公當年在桑給巴爾帶教的一位名叫奧瑪的眼科醫生做白內障手術的經過,而這位奧瑪醫生后來成了阿卜杜拉姆才醫院的首任院長,是哈吉院長的前任。母親和舅舅在電話中都很是感慨。次日我把手機中的信息給哈吉院長看,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握著我的手反復說:“太巧了!太好了!”

    中國紅旗與丁香紅

    周一的例行晨會結束以后,我跟哈吉院長匯報了奧瑪醫生的事情,并跟哈吉院長求證1970年阿卜杜拉姆才醫院剛開業時是否有中國醫療隊從納茲莫甲醫院分了一組隊員過來。哈吉院長證實了這個信息。

    “奧瑪醫生有沒有告訴你們,所有的人都怎么稱呼他嗎?”哈吉院長飽含深情地對我們說:“在奔巴,包括整個桑給巴爾,你們問奧瑪醫生,有人可能會不知道,但是你們問起Father,所有人都知道,奧瑪醫生就是大家心目中的Father。他醫術高超,救治了很多很多病人;他非常慈祥,有愛心,從來不跟別人爭吵。奧瑪醫生說周教授當年指導他時,從來不嚴厲批評,都是發現了問題非常溫和有耐心地指出來改正。奧瑪醫生也是我的老師,他把中國人的慈祥和愛心也傳遞給我們......”

    站在阿卜杜拉姆才醫院門口標志性的大樟樹下,我突然覺得,驗證公公當年是否來過奔巴其實已經沒有那么重要了。因為,公公和當年的早期醫療隊的前輩們一起,在艱苦的條件下,救治了無數的本地病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本地的醫生,本地的醫生們又和一期又一期的中國醫療隊一起繼續努力為當地人民的衛生健康事業服務著。中國醫療隊對桑給巴爾人民的深厚情誼就跟漫山遍野的丁香樹一樣,已經跟當地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牙牙學語的孩子,見到我們都會叫上一句“親吶,你好”(親吶,斯瓦希里語“中國”的意思)。

    我身邊的本地醫生們,有許多從中國留學進修回來的,也有一部分已經申請了中國政府獎學金正準備去中國求學深造的。我的小病號們,喜歡跟我學漢語,更有像MURSHID一樣想長大了要去中國學習回來做工程師的小朋友。在他們心中,都真切感受到,在遙遠的東方有個兄弟一樣親近的大中國。

    前幾天,99歲高齡的奧瑪醫生托人帶來口信:他多年前看過中國醫療隊帶來的“中國紅旗”,奔巴的丁香花曬干了顏色也很紅,他要把那些花送給我們醫療隊員,“你們帶來的紅色是火焰,請把非洲的火種帶回中國。”(作者系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援非醫生  圖片由作者提供)

    記者短評——大道不孤 大愛無疆

    □ 笪 偉

    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就無償向非洲國家派出了醫療隊。據不完全統計,50多年來,中國援非醫療隊累計診治病人超過2億人次,挽救了眾多垂危病人的生命。同時,中國援非醫療隊通過臨床帶教、學術講座等各種形式為受援國培訓了大批醫務人員,幫助受援國改善醫療條件,建立醫療隊伍,協助當地政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地人感慨,中國留給我們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劉欣醫生,中國(江蘇)第30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員,對于她來說,援非之旅,不僅救死扶傷,也藏著三代醫生綿延半個多世紀的未了心愿。援非之旅是援,也是緣。

    記者在一些資料中發現,很多非洲國家的人民,無法表達對中國醫療隊的感激之情,就直接把他們稱之為:神!

    這世界上并沒有神,但是有著一種“精神”!這種大愛精神,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文化血脈里的精髓,是如今中國作為大國出現在國際社會上的面貌,更是將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力量源泉。

    (據鎮江日報)

    責任編輯:殷蘭友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国产资源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校园放荡三个女同学|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出白浆 | 四虎www成人影院|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在一起|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4hu永久影院在线四虎| 一卡2卡3卡4卡免费高清|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www深夜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药店打针1_标清| 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按摩一级毛片|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一个男的操一个女的| 三级黄色毛片视频| 欧美日韩你懂的| 草莓视频网站入口|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播放| 情人伊人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全部|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黄色片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三级黄色免费观看|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翁虹三级在线伦理电影|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男女一进一出呻吟的动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