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一院援非導師助力研究生跨洋“云答辯”
金山網訊 6月7日下午,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會議室里,江蘇大學2021屆臨床醫學院研究生張鶴騰、楊田正襟危坐,低頭理了理厚厚一摞論文定稿。這是他們兩人研究生論文答辯的重要時刻。不過,這場答辯有些特殊,他們的導師、江蘇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普外科副主任鄒晨此時正在萬里之外的東非桑給巴爾奔巴島,執行援外醫療任務。為確保答辯順利完成,一場“云答辯”就此誕生。
3點,答辯準時開始。江蘇大學的3位導師一字排開,投影幕布上投射出一張熟悉的臉,正是遠在非洲的鄒晨。盡管東非天氣異常炎熱,可鏡頭里的鄒晨穿著西服,將襯衫扣子扣到了最上面一粒,足以可見他對這次特殊的在線論文答辯重視程度。答辯正式開始后,借助網絡會議平臺,研究生們從選題意義、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陳述;各位專家導師嚴格把關,對學位論文中存在的問題一一進行點評,并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議。提問環節學術氛圍濃厚、師生互動熱烈。
出征奔巴島已經9個多月,鄒晨作為江蘇第30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副隊長,他連同8名醫療隊員,用精湛醫術與無私大愛守護著奔巴小島人民,他們已經成為醫療點的“核心力量”。從出征起,鄒晨在繁忙的醫療工作外常常克服時差,通過微信語音、視頻等方式,在線指導、幫助他的“孩子們”。
鄒晨出國援外之時,正是張鶴騰、楊田論文書寫的關鍵節點。“在書寫的過程中,盡管距離這么遙遠,只要我在微信里一提問,鄒老師總會第一時間作答,再幫助我一一修改。”張鶴騰對鄒晨的幫助十分感激。作為外科領域里為數不多的女孩,楊田要經受的考驗自然要更多一些。幾個月內同時面對大論文、規培考試和科室輪轉壓力,她時常感到身心俱疲。“常常在一個胃癌研究的學術難點,我走進了死胡同,怎么也走不出來。”鄒晨則會對她進行跨洋指導、反復陪同論證研究,幫助她解決難題。
令人欣慰的是,張鶴騰、楊田的論文研究、答辯得到了在場評審們的一致認可,拿到了pass卡。
答辯會后,鎮江市政協副主席、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蔣鵬程與醫院的援非隊員們一一進行了視頻會話,肯定大家的辛勤付出,鼓勵他們進行多學科協同合作,更好地完成援外醫療任務。同時再三關照他們在異國他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注意防護,加強鍛煉,早日歸來。(王露 朱研 唐悅之)
責任編輯:殷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