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縣融!他們齊聚無錫共謀共贏之道
10月31日,無錫拈花灣小鎮。2020長三角·紫金網絡傳播創新峰會系列主題活動——“新時代 新縣融”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態勢展望分論壇如約而至。
長三角三省一市各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代表以及業內專家學者、各界媒體精英齊聚一堂,分享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成果與經驗,共話全媒體時代的新挑戰與新機遇,共謀未來發展道路上的協作之策和共贏之道。
本次論壇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無錫市委網信辦主辦,荔枝新聞、我蘇網承辦。
融合破陣
一次有深度的全面思考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首次提出“縣級融媒體中心”這一概念。兩年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取得了喜人的成效,體制機制進一步激活,改革創新逐步邁向深水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生動局面,日漸成為互聯網傳播中不可忽視的新增長極。
江蘇省堅持將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作為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基層媒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省版權局)局長、省電影局局長焦建俊表示,“當前,江蘇省各地各媒體正在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要提高政治站位,傳播主流輿論;突出‘雙輪驅動’,推動深度融合;提升服務能力,融入基層治理;堅持一體發展,構筑全媒生態,共同探索一條更好面向未來的縣級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之道,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思想動能。”
江蘇廣電總臺的荔枝云平臺作為江蘇唯一的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支撐平臺,全面助力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運營。總臺專門成立了市縣融媒體工作部,負責平臺搭建和對接工作,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年年底前,將助力全省63家縣融中心完成建設。在全力推進縣融技術平臺建設的同時,總臺還對縣級融媒體中心進行了上千人次的培訓,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技術平臺從“建起來”向“用起來”轉變,并配合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廣電局高質量完成了32家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省級驗收工作。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黨委委員、副臺長陳輝表示:“接下來,江蘇廣電總臺將從加強常態溝通,加強技術共享,加強內容聯動,加強產業融通四個方面進行探索合作,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互聯互通,合力打造跨地區合作的樣板,助推長三角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定位?路徑?功能?
一輪有干貨的“頭腦風暴”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一次觸及轉型改革的深層次變革,也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性創新。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分享發展最新前沿動向、思潮趨勢和理論干貨。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宣部媒體融合專家組成員宋建武闡述了縣級融媒體中心三大功能建設。他指出,縣級融媒體中心應當具有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社區信息樞紐三大功能“法寶”,要以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為方向,建設好新時代治國理政新平臺。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長朱春陽提出,區縣媒體和省級平臺是互相借力的合作伙伴,兩者要進一步實現合作共贏。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曉鋒認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發展要注重優化平臺思維、增強用戶思維、提升協同思維。
創新驅動
一場有誠意的成果分享
推進縣級媒體融合,江蘇率先謀劃、率先布局、率先試點。作為江蘇省縣級融媒體中心首批建設單位,江蘇省江陰市融媒體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敏表示,“打造全國一流的生態級縣級融媒體中心,內容建設是根本,創新管理是保障,先進技術是支撐。要用中央精神為‘融合’收獲政治紅利,用深化改革為‘融合’奠定制度基礎,用創新創造為‘融合’提供發展動能,用服務群眾為‘融合’贏得未來空間。”
作為融媒體中心建設全國首批啟動區、全省首批試點區,江寧區深化媒體融合發展和搭建“1+5”智慧融媒平臺的“江寧經驗”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融媒體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大宏現場與大家分享,“不僅要通過搭平臺、強樞紐、優流程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和深度融合‘兩手抓’,還要優機制、強主業、增活力,做好事業產業‘雙驅動’的文章。”
在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深刻變化的當下,更需要冷靜思考。如何強化省平臺賦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如何更好地打通互聯網時代基層宣傳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提升造血機能,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優質運行?圓桌會議環節,一場“頭腦風暴”就此展開。
大家認為,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各縣級融媒體中心一定能通過區域合作,強化省級平臺賦能,更好地打通互聯網時代基層宣傳的“最后一公里”,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優質運營。長三角各級媒體在融合發展中要注重互聯互通,共生共融,強化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媒體力量,為我國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實踐“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