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國際:創新迸發新活力 做強主業,永立行業潮頭
“從三四月份,所有我們國內的訂單不但沒降,還有18%的增長!1-4月的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3%!”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朱小坤頗為自豪地說出了兩個數據。疫情發生以來,天工在世界經濟的驚濤駭浪中逆勢前行,讓人刮目相看。
聚焦主業,
專注實體經濟
天工40年來從小到大,長盛不衰。從1981年起步,天工當年只是個十多人的小作坊,生產鋁材、瓶蓋、電視天線等,遠近聞名。后來轉型做工具鋼,從此與各種材料打交道。1992年開始生產高速工具鋼,產品涵蓋圓鋼、扁鋼、方鋼、鋼絲、直條等品種,成為國內高速工具鋼產品最齊全的廠家。2005年開始生產模具鋼,2012年生產鈦合金,并開始研發生產前沿新材料粉末冶金,填補了國內空白。
“天工40年來,一直聚焦自己的主業,做好實體經濟。”朱小坤說,尤其是近十年來,天工圍繞國家高端制造業所需要的材料行業,為國家振興盡天工人的一份責任。這次獲得“金山獎”,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認可,這是對天工數十年來專注于實體經濟以及機械制造行業的認可。
創新驅動,
永立行業潮頭
“有人問我們,天工發展這么好有什么秘密?”朱小坤斬釘截鐵地說:“什么秘密也沒有!就是不斷創新,每天都在創新,或走在創新的路上,這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原因。沒有創新,企業必死無疑。”
天工走了條主動創新發展之路。粉末冶金是國際冶金行業的高端技術,被稱為解決新材料問題的鑰匙,其產品在市場上炙手可熱。天工看好粉末冶金的前景,2018年啟動建設中國首條粉末冶金生產線,2019年11月份正式建成投產,這是中國新材料產業唯一一條規模化生產線,標志著天工進入國際新材料高端領域。
在嶄新的中國首家粉末冶金研究院,記者看到,新儀器新設備不少,工作人員正在開展研發工作。天工總經理吳鎖軍表示,目前,天工已完成用于復雜刀具、汽車零部件加工、3D打印增材制造領域的粉末冶金產品,今后將進行更大力度探索研究開發,滿足市場高質量的粉末冶金需求,努力做世界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天工創新的底氣來自哪里?源于天工多年來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之路,已成為中國先進基礎材料高速工具鋼、模具鋼,關鍵戰略材料鈦合金和前沿新材料粉末冶金最前沿、最權威的實驗基地和科研中心!
危中抓機,
朋友圈擴容了
疫情發生以來,雖然鋼材方面受到影響,但天工搶抓機遇,總體上沒有因為疫情防控給企業生產帶來太多的影響。
天工生產形勢喜人。今年的切削工具生產由于去年年底的訂單較多,過年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放假外,其他時間都在加班加點趕工。對于疫情防控,天工提前做好充分準備,生產防疫兩不誤。朱小坤高興地說:“疫情發生后,國內的制造行業對天工的材料有種報復性的需求,這對我們公司的發展是一次非常好的機遇。”
今年3月20日,天工泰國精密切削刀具生產分廠正式啟動建設,將于9月份正式投產。
在做好群防群控的同時,天工危中尋機。二三月份,天工一次性采購20萬只口罩。二月底三月初,分發到天工在全世界12個國家和地區分公司的客戶。不管以前是否跟天工做過生意,天工都發放相應數量的口罩。開始時,一些客戶覺得天工多管閑事,但不出一個月,都認識到天工看得遠,做得很暖心。朱小坤欣喜道:“現在凡是發放過口罩的客戶都有很多訂單,有的主動找我們接觸,開始詢價了。其實,機會對每個企業都是平等的,關鍵是你能不能捕捉到抓得住。”
“馬書記在產業強市大會上提出鎮江‘跑起來’,非常有必要。鎮江山美水美,底蘊深厚,應該把實體經濟發展起來。作為民企中的全國人大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把自己的企業做好,為鎮江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責任。”朱小坤展望未來激情滿懷地說。
(沈春來)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