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江晚報丨奮力“五個新突破” 跑出發展“加速度”——訪京口區委書記徐申鋒
全市產業強市大會,市委書記馬明龍發出了爭先進位、加速奔跑的最強“動員令”。京口區委書記徐申鋒表示,作為主城區,京口將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充分彰顯首位風采,深入實施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戰略,以項目績效提升行動為抓手,以爭先進位為目標,以開發區和產業樓宇為陣地,以科技人才為支撐,以實干實績為導向,逆勢拼搏、毅勇前行。
徐申鋒說,京口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書記馬明龍的講話要求,奮力實現“五個新突破”,在產業強市的生動實踐中展現“京口擔當”,貢獻“京口力量”,譜寫“京口篇章”,跑出京口產業發展“加速度”。
產業規模新突破。徐申鋒介紹,京口將圍繞“1+4”產業發展方向,著力建設經開區-諫壁、新民洲、中心城區、大禹山“四大產業板塊”,實施高性能鋁材料、木業精深加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倍增計劃,力爭四大產業規模三年翻番。圍繞愛勵鋁業、鼎勝新材等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提升集聚度。依托新民洲岸線資源優勢,全面建成木業先進制造區一期,向木業產業鏈高端加速邁進。大力發展金融商貿、商務服務、信息技術、科技研發、數字互娛等業態,全力提升樓宇經濟質態和稅收貢獻,確保全年重點樓宇稅收增長8%。
項目招引新突破。徐申鋒表示,將進一步優化招商體制機制,積極探索推進全區招商人員市場化改革,構建績效與薪酬相匹配的招商機制。進一步優化目標考核體系,提高街道(園區)項目工作考核權重,實行按項目招引任務完成比例扣分機制,有效傳遞項目招引建設外在壓力。進一步優化項目推進機制,建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鉤聯系點領導、區分管領導三級調度體系。落實項目推進責任機制,實行聯系點領導掛鉤重點在建項目責任包干。確保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億元,增長10%,其中產業投資45億元。全口徑實到外資8000萬美元,其中制造業實到外資5000萬美元。新簽約項目50個以上,其中重點產業項目20個,增長30%以上,并全力突破10億元以上龍頭大項目。
企業培育新突破。徐申鋒說,一方面,加速企業發展壯大。出臺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30條”和支持企業培優扶強的政策意見,拿出不少于4000萬元,著力培育一批龍頭領軍企業、行業單打冠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確保全年新增“四上”企業75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培育形成單打冠軍企業10家。另一方面,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推動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進普萊克斯等10個技改項目,新一代動力鋰電池鋁箔綠色制造技術研發等6個科技創新項目,優化產品結構,實現提檔升級。全年工業應稅銷售和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5%和15%。
創新驅動新突破。以科技研發活動為中心,圍繞發揮高校科教優勢、構建創新載體平臺、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推動“政產學研金”深度融合。深化與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校地融合發展,著力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轉化一批科研成果。推進京口高創中心升級改造、鎮江創業園提檔升級,高標準謀劃建設經開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綜合體,積極引進天使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引進培育有資質、高水平的專業服務機構,構建系統完備的創新生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研究院、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華東分院科研成果在地轉化,落地科技項目10個以上,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里”。
干部精氣神新突破。“‘跑起來,鎮江’已成為全市上下高度共識。”徐申鋒信心滿滿地說,京口將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深入開展“凝心聚力好班子”“擔當善為好干部”爭創活動,建立打破平均主義、實施差異考核的辦法措施,完善能上能下、容錯糾錯的選人用人機制,真正讓干事創業者甩掉顧慮、獲得實惠,讓領導干部忙起來,干事氛圍濃起來,發展速度跑起來,為產業發展提供“最優服務”。
(梅永生 陶寶強 朱美娜)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