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新聞 本地專題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新聞

    【鄉村振興】宿遷沭陽:“黨建+扶貧”引領貧困村致富

    2020-01-02 15:19 來源:宿遷網

    “真是越干越有勁,越活越年輕了。”在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張圩鄉陳圩村桑蠶養殖基地,李奶奶的話引來“工友”們一陣開心大笑,“每天80元,比年輕時掙得還多!”

    李奶奶叫李萍,今年70歲,是陳圩村的農民,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均已成家,都在外地打工,她和老伴前些年一直靠種3畝多地謀生,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陳圩是傳統農業區,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遠離城市,與淮安市僅一河之隔,是“十三五”省定經濟薄弱村。全村建檔立卡戶166戶,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5000元,脫貧攻堅任務艱巨。2018年4月,江蘇省委幫扶工作隊進駐沭陽,由省民政廳掛鉤幫扶這個村。軍人出身的機關干部李建軍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在深入調研后,他提出了“加強班子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幫扶思路。

    “有著‘紅色基因’的陳圩村怎能沒有自己的紅色陣地呢?”陳圩曾是淮海抗日根據地機關公署所在地,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李建軍在支部委員會議上提出了第一個幫扶計劃,“對村部進行提檔升級,利用村部門前的荒廢空地修建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同時對村居環境進行亮化整治,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計劃方案得到大家熱烈歡迎,大家一致鼓掌通過。

    李建軍與村支兩委成員,進行了細致的規劃、設計,從黨群服務中心裝修、黨建文化陣地設置、辦公設備添置更換,到1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廣場照明、百姓大舞臺、休閑長廊、環境綠化,再到村里的路燈亮化……一個個項目公示在村部公開欄上,村民們像參觀展覽一樣,人來人往天天不斷。

    2018年11月,總投資90萬元的村部改造提升工程正式開工,經過近1年的緊張施工,藍圖變成了現實。“我們村真能變得這么漂亮?”68歲的村民陳淮蘭回憶說,“你不知道,當時我們看到那個圖,心里有多高興!”

    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保證,找準產業項目則是關鍵。要斬斷“窮根”,必須引入效益好、有保障、能帶動、長效發展的產業項目。李建軍帶領村支兩委成員,深入蘇南、蘇中多地考察調研,學習脫貧經驗,最終確定以高效農業瓜蔞種植,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由工作隊出資50萬元、協調省慈善總會“黨建+扶貧”專項資金100萬元,投資建設近400畝的瓜蔞種植基地。

    “黨員帶頭干、百姓跟著干、貧困戶扶持干,幫扶的瓜蔞項目惠及全村。”李建軍介紹,瓜蔞基地以村級合作社為主體,幫扶資金投入作為村集體資產入股,黨員帶頭入“大股”,百姓根據自身情況入“小股”,貧困戶以勞動力的形式進行參股,形成了一個項目多方收益的幫扶格局。

    “今年受旱災和臺風暴雨影響,瓜蔞籽產量略低于往年,但是第一年回本還是沒問題的。”陳圩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宏說,“瓜蔞一個種植周期三年,明后年一畝地凈賺不少于4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可以增加14萬元。”

    陳圩村曾經有養蠶的傳統,許多人家會養蠶。近年來,蠶繭市場價格持續走高。“養蠶是致富的好門路。”第一書記李建軍敢想敢干,利用村里的河埂旱地,從淮安引入淮陰區養蠶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00畝,建設桑蠶養殖及瓜果采摘園,安排技術人員對村民免費培訓,帶動更多人養蠶。“這個項目投資80萬元,村集體每年可增收6萬元,帶動就業80人。”李建軍介紹。

    “對于村民來說,養蠶不誤農忙,一年可養3茬,按照倆人養8張蠶籽計算,一年可收入15000元,而且公司包收,沒有風險。”陳圩村桑蠶基地負責人杜坤說。

    掛鉤幫扶陳圩村以來,省民政廳共投入幫扶資金720萬元,協調省慈善總會“黨建+扶貧”專項資金100萬元,實施產業項目7個,民生項目7個。農機出租、瓜蔞種植、桑蠶養殖、生態園等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近30萬元。投資260萬元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工業廠房即將建成,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8萬元。村部提檔升級、道路亮化、文化活動廣場、休閑長廊、公共廁所等民生項目,解決了老百姓辦事無場所、活動無場地、夜晚出行難、環境衛生差等問題。近5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正在建設中,新建的220平方米衛生室再有1個月就能完工。

    “真心感謝共產黨,真心感謝村委會給我安排了村綜合服務中心保潔的公益崗位。”村民陳淮蘭笑著說,“家前屋后干凈了,燈亮了,路平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好!”

    村強了,民富了,村莊活力迸發了。夜幕降臨,村民們吃過晚飯,三三兩兩來到村部廣場,紛紛加入“廣場舞大軍”。除了周末放電影,每逢重大節日,村民們還組織聯歡會、文藝演出,村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村支部書記王永宏感慨地說,“以前,村里沒有文化活動場所,村民晚上基本不出門。曾經的廢水溝、廢水塘建成了活動廣場、百姓大舞臺、文化宣傳長廊,過去臭氣熏天、蠅蟲泛濫的景象一去不復返了。”

    “為了進一步打造‘紅色陳圩’,豐富陳圩村紅色文化底蘊,淮海抗日根據地陳列館將搬遷到村里。”李建軍高興地說, “陳圩的明天將會更美好!”(袁堂堂 陳海鷗)

    責任編輯:吳麗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黑人肉体狂欢大派对| 黄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午夜兔费观看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天天影视综合色|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线看高清|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超碰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线路| www.av毛片|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猛男强攻变骚受|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在线观看国产日本| 一级黄色片免费| 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午夜影视在线观看|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WWW夜片内射视频在观看视频| 成年人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com|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亚洲色图狠狠干|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欧乱色国产精品兔费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日韩爽爽视频爽爽| 亚洲人成色77777|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性按摩|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