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不到一周7項改革創新舉措落地 打造自貿區建設“蘇州樣板”
昨天,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掛牌儀式暨建設動員大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宣告了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建設正式進入“進行時”。從8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批準設立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到一周,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實現了“三個一”:一批改革創新舉措落地,一批企業簽約,一批企業領到了營業執照。
江蘇自貿區,一半在蘇州;蘇州自貿片區,全部在蘇州工業園區。隨著蘇州正式進入“自貿區時代”,打造“一區四高地”的發令槍已經打響。“對園區而言,起跑就是奔跑,開局就要沖刺。探路、引領、突圍是我們的使命。今后,園區將探索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打造自貿區建設的‘蘇州樣板’,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改革紅利、開放紅利、創新紅利,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優秀的‘答卷’。”市委常委、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說。
改革再探路
不到一周7項改革創新舉措落地
在昨天舉行的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建設動員大會上,吳慶文說:“自貿試驗區是國家的綜合改革區、職能再造區、壓力測試區和特殊功能區,改進的是政府治理,便利的是企業和群眾。其根本意義在于充分授權,強化制度創新,以更大的開放倒逼更深刻的改革,以更深刻的改革促進更高質量的發展。”
昨天,蘇州自貿片區首批七項改革創新舉措落地,一個涉及產業轉型、物流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和降低融資成本等的制度“大紅包”惠及轄區企業。
創新再引領
“三高”凸顯蘇州片區特殊擔當
在江蘇自貿區的發展藍圖上,蘇州自貿片區以“三高”引發關注:一是實施范圍全省占比高,二是功能定位和目標要求高,三是創新政策集成度高。
從實施范圍看,蘇州片區60.15平方公里,占江蘇自貿區119.97平方公里的一半還多;從功能定位看,蘇州片區定位為“一區四高地”,即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現代化治理高地;從政策創新集成度來看,國務院批復的江蘇總體方案包括六個方面共20條、113項政策,蘇州參與提出的政策訴求共88項,其中蘇州市單獨提出的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共53項,最終被采用的有31項。“這些根據蘇州實際提出的改革措施將極大地改善我市投資營商環境,提升境外投資合作水平,推動蘇州相關產業突破性發展。”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園區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金雞湖商務區、陽澄湖半島旅游度假區四大功能板塊的核心區域均被納入蘇州自貿片區實施范圍。“構思蘇州片區具體實施地點時,我們把四個功能區的定位特色、產業基礎和未來產業方向進行了梳理、結合,通盤考慮后才有了現在的范圍。”園區經濟發展委員會主任孫揚澄介紹,有了基礎,新推出的一些創新舉措已經在相關板塊先行先試。如保稅檢測、園區港增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已在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落地。
“蘇州自貿片區都在園區,但自貿區不只是園區的自貿區。我們不僅要思考如何解決自身發展動能問題,更要思考如何與全市其它九個板塊聯動發展,如何進一步發揮好自貿區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為蘇州市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發揮引領作用,這是責任,也是應有的擔當。”吳慶文說。在此基礎上,園區要為全國開發區,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為國家層面上解決面上共性問題,探索更多路徑、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發展再突圍
獲批以來日均66家企業注冊登記
當前,國際經貿競爭加劇,周邊城市、自貿區、開發區之間競爭日趨白熱化,給蘇州發展帶來了挑戰。聚焦自身,作為蘇州自貿片區實施地的園區存在著土地資源、體制機制等瓶頸。面對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依靠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無法抵御種種沖擊。自貿區的設立,為蘇州轉型創新帶來了新變量,打開了蘇州和園區新的成長空間。
——8月26日,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中國銀行蘇州分行為蘇州自貿片區某客戶辦理了進口開證、單一窗口保函、出口交單、國際匯款、跨境人民幣匯款、結售匯、貿易融資等業務,實現了蘇州自貿片區多項業務首發。
——8月27日,工、農、建、交四大銀行分別拿出了支持自貿區建設的金融服務方案,全力支持自貿區打造成為連接境內外客戶、資金、產品、市場和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平臺。
——8月28日,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宣布成立香港子公司,將專攻海外投資拓展、早期海外優質創新項目篩選等,并搭建海外重點院所、團隊的引進交流平臺,以搶抓自貿區紅利,充分參與全球創新。
——在昨天的掛牌儀式上,32家企業攜重點項目與自貿區蘇州片區簽約,項目涵蓋生物醫藥、高端精密制造、研發總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領域,總投資近800億元……
在昨天的掛牌儀式上,與蘇州自貿片區簽約的博世(蘇州)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德睿表示:“博世是蘇州和蘇州工業園區的老朋友、好朋友,這是蘇州和園區的新機遇,也是博世的新機遇。”博世1999年進入園區,目前在蘇州有三家工廠,設立了中國區研發中心和財務、人力資源、IT等共享中心。“我們堅定看好蘇州自貿片區的發展,除了新落戶的博世蘇州創新中心項目,博世未來還會通過基金合作等方式,與園區進行更多維度、更深層次的合作。”安德睿說。
“自貿區獲批至今的短短幾天,日均注冊登記企業66家,同比增幅達26.9%,充分顯示了廣大投資者看好園區、看好自貿片區的堅定信心。”吳慶文說。接下來,園區將以服務企業發展為重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出利企惠企創新舉措,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打造投資貿易更自由、更便利,政府服務更高效、更快捷的改革創新新格局。
相關鏈接
蘇州自貿片區7大創新舉措
一是在全國首家試點打造保稅檢測集聚區,發揮綜保區“保稅+”平臺功能,將區內保稅政策與區外業務聯動,加速推動檢測檢驗產業集聚發展;
二是園區港增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園區港作為目的港和起運港,與上海、寧波等一線港口互聯互通、一體化運作,提升物流貿易便利化水平;
三是實行進口研發(測試)用未注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尤其是醫療器械企業創新發展;
四是建立“關助融”公共服務合作機制,完善進出口企業誠信體系,助力進出口企業提高信貸額度、降低融資成本;
五是圍繞重點產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專利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運營管理服務;
六是實行市場準入本級事項“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的問題;
七是建立市場主體容錯糾錯機制,對市場主體首次、違法情節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明顯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探索實施審慎處罰。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