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島上,風景正好
一年多前,揚中居民錢偉換上了新能源汽車。“開到半路沒電怎么辦?”面對朋友的顧慮,老錢搬出了自己的上班“線路圖”:從油坊鄰豐小區的家出發,到位于三茅街道的單位上班,一共八九公里,一路上經過3個充電站點。“車子充一次電續航100多公里,因為工作性質需要,經常一天開100公里,但從沒擔心會斷電!”
錢偉“綠色出行”的底氣,來自揚中“充電圈”的有力保障——當地供電部門已建7座城市快充站、11個交流充電點,共計91個充電樁,基本實現了鄉鎮全覆蓋。他還為自己算了一筆綠色經濟賬,“我的這輛車一公里的費用大概一毛,出行成本大大下降,而且節能環保,一舉兩得!”
同樣享受著綠色福利的,還有三茅街道濱江村居民張紀才。看著自家的“金屋頂”,老張打開了話匣子:“小小太陽能板,小身板、大能量!”他告訴記者,“按照12千瓦的容量計算,一天估計能發電29度,加上國家及揚中政府的補貼,保守估計5年左右收回5萬元左右的成本,接下來就是‘純利潤’了。”截至今年6月底,揚中地區共并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達到6055個。
事實上,老錢和老張的獲得感,均來自揚中綠色能源島建設的成果。
2015年,揚中利用良好的新能源產業基礎和優勢,率先提出了綠色能源島的建設目標,重點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2016年11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復,揚中成為全國4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之一,也是我國東部沿海唯一的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近年來,當地越來越多的“老錢”選擇綠色出行,越來越多的“老張”實現了用電自給自足。
揚中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專職耿陽介紹,目前,當地并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容量達到182兆瓦,“根據目標,到2020年,總容量將達400兆瓦以上,主島實現無煤化,綠色清潔能源占比達33%;到2030年,整島實現無煤化,綠色清潔能源占比達100%。”他以新壩鎮為例,該鎮并網分布式發電項目容量為60兆瓦,根據測算,可以滿足1.4萬戶居民的日常用電,“在這個范圍內,基本可以實現生活用電全綠色。”
在去年國慶期間,揚中還出現了“綠色十五分鐘”。“根據我們的平臺監測,揚中首次出現了統調負荷為負。也就是說,所有負荷均由光伏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排放,也實踐檢驗了‘綠色能源島’建設和新能源技術創新發展成效。”耿陽介紹,今年1—6月份,揚中地區光伏發電量8022萬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8.85%,上網電量6229萬千瓦時。
整齊劃一的居民樓頂成了“金屋頂”;沿街風光互補一體化路燈也在吸收“太陽精華”;通威環太10兆瓦湖光一體,以“漁、電、旅游、環保、稅收”復合模式,每年實現發電收入1198萬元……在揚中,充分利用綠色清潔能源,已然成為當地特色。
綠色能源島建設還在不斷升級。2018年5月,國家重點項目“面向新型城鎮的能源互聯網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申報成功,選取揚中和天津北辰作為示范區。“揚中示范區面積約32平方公里,根據建設內容,可實現不少于200戶的智慧用電需求響應,探索能源交易新模式,用戶互動電力負荷總量大于60兆瓦。”耿陽解釋。
一方面,供電部門可以通過管控平臺,運用大數據優化調控,向示范區內的用戶推送信息,比如什么時間用電最省等等;另一方面,在實現綠色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基礎上,示范區內的200戶可以“互相交易”,像張紀才這樣的“綠色發電戶”,如果自家有余電,可以直接與鄰居交易,供對方使用。目前示范工程建設方案已經完成,12個子項目全部啟動。
記者 朱婕 實習生 夏欣如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