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蘇南前列
聚焦“一個體系” 落實“三項機制”
蔣玲 唐斌 張輝
總投資50億元的魚躍醫療科技產業園的年度投資計劃已經過半,吸引了北京萬東醫療、上海醫療器械等一批上下游項目落戶園區;恒神股份“上天入地”,碳纖維材料裝備國產大運飛機、系列直升機、無人機、運載工具和地鐵高鐵等軌道交通車輛;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中心丹陽分中心已經研制出中國首輛高鐵自動檢測車;丹陽高新區南聯珠三角,北接中關村,創新了“飛地孵化”新模式;34個鎮江市級重點項目已經開工建設29個,開工率85.29%……鎮江市副市長、丹陽市委書記陳可可表示:“鎮江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為丹陽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接下來丹陽全市將深度解放思想,強化實干擔當,奮力推動丹陽高質量發展走在蘇南前列。”
丹陽市開發區是丹陽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對外開放的“主窗口”,經濟總量“三分天下有其一”。丹陽市副市長、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黃俊杰說,下半年,丹陽開發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產業強區和國家級開發區創建目標,重點推進魚躍醫療科技產業園,以基地型項目的強勁引領,促進優勢產業的集聚提升;加快樂能、明月、彤明等企業的上市步伐,為創新引入更多的“源頭活水”;重點圍繞丹陽眼鏡小鎮、水晶山旅游度假區、大泊集鎮改造、科創園二期四個“PPP”項目,積極尋求合適的社會資本方共同開發。
丹陽高新區是丹陽創新發展的“主陣地”和高新產業的“新高地”。丹陽高新區(云陽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沖表示,下半年將圍繞“高”和“新”做文章,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中關村京港澳·丹陽高新區創新創業中心基礎上,加快推進深圳中以源泉創新中心丹陽分中心飛地孵化器建設,深度對接珠三角地區的創新資源,承接最新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轉移。另外加快與鳳凰工業園的共建共享步伐,按照一體規劃、共同招商、收益共享的理念,高新區與鳳凰工業園正著力推進共建共享機制建立。未來鳳凰工業園將成為丹陽高新區重要的項目承載高地,真正將丹陽高新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創、宜學”的產業名城。
制造業是丹陽的優勢產業,工業應稅銷售收入是高質量發展年度考核的重點指標。今年1-7月份,丹陽的工業應稅銷售收入884.4億元,同比增長26.6%,占鎮江大市的三分之一強,這主要得益于規模骨干企業的強勢增長,如江蘇飛達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倍多,彤明高科增長1倍多。
丹陽市發改經信委主任楊文軍表示:下半年,丹陽將緊緊咬定年度目標任務,更有針對性地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把高質量發展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高質量發展需要‘指南針’,全會提出的‘一個體系’,可以說是抓住了‘關鍵點’。”陳可可表示,丹陽將聚焦鎮江轄市區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和綜合考核實施辦法,對好標定好向。同時結合丹陽《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調整優化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制定丹陽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實施辦法》,引導廣大干部正確把握內涵,處理好共性和個性、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當前與長遠的關系。把落實新指標體系作為“一把手”工程,從健全體制機制入手,建立協同協作機制,壓實責任鏈條,強化項目清單化管理,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部署落地見效。注重整體謀劃、協同推進,努力提升工作質量,尤其注重數據質量和真實性,重數據而不“唯數據”,堅決杜絕弄虛作假,更加客觀、全面、有效反映發展實績。“全會為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三項機制’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陳可可表示,丹陽將認真貫徹中央、省市關于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最新要求,解決好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的問題,引導廣大干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中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爭當改革的促進派、發展的實干家。結合年度綜合考核、“嚴實和諧好班子”創建等活動,積極選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在全市大力褒獎宣傳,給予榮譽待遇;加大公務員平時考核力度,嚴格落實職務職級并行政策,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干部交流機制屏障,進一步激勵干部干事擔當。落實《丹陽市干部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寬容干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無意過失;健全糾錯改正、跟蹤回訪、澄清正名、組織協調四項制度,對容錯認定免責的干部,在提拔使用、評先評優等方面不受影響,讓干事創業的干部打消顧慮。制定出臺能上能下具體實施辦法,進一步細化情形、規范程序,暢通能上能下渠道。丹陽將把“三項機制”與“一個體系”進行有效銜接,在評優評先和選人用人上,更加注重實績實效,強化“以實績論英雄”導向,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