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末梢發力,丹陽崛起新材料產業高地
掃描二維碼觀看更多
記者 陳志奎 本報通訊員 許定星 鄭淇元
產業振興、創新引領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圍繞新材料重點產業板塊,培植適合創新發展的土壤,丹陽矢志前行,勇攀創新高峰,塑造產業高地。在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格局中,丹陽創新末梢持續發力,助推新材料產業高地巍然崛起。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一系列政策紅利營造了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創新生態。近年來,丹陽實施“丹鳳朝陽”人才計劃,構建“1+1+N”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及“1+1+N”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出臺《關于聚力創新深化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丹陽市支持高質量發展推進重大科技項目招引的獎勵辦法》等,推進丹陽市高新技術創業園、丹陽市科技創新中心等一批雙創載體提檔升級,讓人才留得住、成果可轉化、項目能落地,助力區域經濟躍上新臺階。
創新引領,丹陽新材料產業板塊全面發力。丹陽高性能合金材料產業園,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走進江蘇(丹陽)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各類高精尖儀器正在運轉,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樣品檢測及其他試驗。工作人員介紹,該研究院是丹陽基于高性能合金材料等優勢新材料產業發展需要所建,目的是吸引國內外高精尖技術研發團隊入駐,帶動本地企業相關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
作為丹陽蘇南國家自主示范區子園之一,丹陽市航空航天產業園同樣活力無限。借助航空院校、科研院所、院士團隊的科技人才隊伍和成果,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新興戰略產業,園區計劃下一步著力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科技含量高的企業,打造產業鏈完整、創新鏈增值鏈強勁的具有航空航天航海特色的高新產業基地。
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載體的加速建設,對接產業結構調整、企業技術升級等需求,為丹陽高質量發展打造出新引擎。科技搭臺,更是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落地,一批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紛紛涌現,并不斷攀上價值鏈高端。
圖南合金生產的超純凈高溫合金有害元素控制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熔模精密鑄件在國內首家采用國際先進技術,產品精度和尺寸規格國內領先,成型方式和最大產品規格生產能力填補國內空白;
恒神股份主攻碳纖維及其制品,目前T700S、T800H級、T800S級等碳纖維系列產品的成功研發與生產,成為我國第一個單線具有千噸級碳纖維產業化能力的企業,也是我國碳纖維產業鏈最齊全的企業;江蘇立新合金公司研制的高強度焊接材料已被我國船舶工程列為重點配套。
區域創新高地不斷涌現,丹陽新材料產業目前20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00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截至目前,丹陽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新材料產業擁有30多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擁有各類新材料企業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6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0家,占鎮江全市新材料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量的26.5%,全行業銷售收入達500余億元,納稅30多億元,2017年納稅前200名的企業中新材料企業占比達14%。
風好正揚帆,借著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戰略東風,丹陽新材料產業一路節節攀高,一條從“高原”到“高峰”的產業攀登和跨越之路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