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服務,產業強市“精彩章節”——來自丹陽項目一線的報道(下)
金山網訊 “當大賽璐進口設備免稅額度不夠時,是副市長、丹陽市委書記陳可可指示有關部門解決;當大賽璐出口物流發生問題時,也是陳書記指示丹北鎮及時解決;當大賽璐南面山上的雨水匯集流到工廠時,是丹北鎮黨委、政府及時修建排水溝避免因洪水而影響生產的;當大賽璐因發展專用電線容量不足時,也是丹北鎮政府和丹陽供電公司及時解決的……”
20日,記者來到位于丹陽丹北鎮的大賽璐安全系統(江蘇)有限公司,談起丹陽產業強市的高質服務,公司副總經理吳建洲娓娓道來,言語中有著道不盡的感激,“這些年,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這種為企業所想、為企業所急,全心全意為企業高質服務的作風令人敬佩。”
對此,大賽璐安全系統(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土屋聰先生一直感激在心,也提升了對丹陽繼續投資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他說,去年開工建設的點火具項目,目前已經按照原計劃完成了所有廠房建設及設備安裝的工作,第一條生產線正式量產,預計到2021年,點火具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4000萬個點火具,新增銷售3億元。
這只是冰山一角。
高質服務的丹陽篇,有太多的“精彩章節”。
“從項目的謀劃、招引、推進到施工,丹北鎮黨委政府沒少操心,前前后后奔波了幾十趟,如果沒有這些黨員干部的幫助,就不會有我們項目的今天。”在丹北鎮佰達偉業車業有限公司的汽車鈑金件項目建設現場,提到項目的實施,公司負責人陳立新十分感動,他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年計劃投資1億元,新征用地20畝,新建廠房1.8萬平方米,項目投產后可形成年產10萬套汽車鈑金件的生產能力。
在皇塘鎮的江蘇綠葉鍋爐有限公司的高效節能電站鍋爐智能制造項目現場,公司負責人陳建平告訴記者,項目立項之初遇到一些困難,比如急需5萬平方米土地,企業不知從哪著手,丹陽發改經信委獲悉情況后,第一時間會同國土、規劃、住建等部門協商,為企業解決了這個大難題。他說,“現在,項目施工進展順利,市場前景廣闊,這多虧了丹陽發改經信委的大力幫助!”
“今天把關不嚴的項目,就是明天高質量發展的負擔。”近年來,丹陽通過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項目生成機制,不斷提高項目引進的精準性、項目布局的科學性。丹陽市發改經信委副主任周晶介紹,下一步,丹陽將出臺產業類項目綜合評估若干意見,從產業政策、市場分析、布局選址等9個方面,對引進項目進行過堂會審,從項目源頭上嚴控新增閑置用地,重點在智能制造、重大質量攻關、節能減排等領域,落戶一批能夠促進產業集聚、提升未來競爭力的優質項目,為丹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產業強市發展大項目,引來了一批大項目并形成了優質項目產業鏈,使丹陽經濟活力澎湃。目前,丹陽形成了五大傳統產業和五大新興產業的“5+5”產業矩陣,建成了眼鏡、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等一批省級以上產業基地, 重點推進大亞超薄鋁箔、江蘇品冠車輛冷藏車箱體等34個技改項目,加快建設恒神碳纖維、樂能電池等一批重大制造業項目,同時,大力發展2.5產業,支持綠色型、服務型制造,發揮僅一公司、宏馬物流等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培育一批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由制造產品向提供服務、制造價值延伸。
為確保大項目引得來、留得住,快見效,一方面,丹陽建立和完善從項目生成、項目推進、考核獎勵的全過程管理制度和辦法,實行重點項目丹陽市領導掛鉤、掛圖作戰,每月通報項目進度,對進展緩慢、脫幅嚴重的項目進行重點督辦和嚴肅問責。另一方面,丹陽將加強與鎮(區、街道)、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探索建設聯動工作機制,有效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因“牽涉部門多、涉及問題廣”所帶來的困難和阻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通訊員謝軍杰 記者佘記其)
責任編輯: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