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1+X”發展模式引來百億投資新項目
“薄膜”太陽能電池下線了
生產線上,一張制作好的“薄膜”下線了。工作人員只用單手就將它舉到記者面前,現場展示它的特性——輕、軟、薄。這張薄膜就是CIGS柔膜太陽能電池片,完全顛覆太陽能電池“硬厚重”的傳統印象。
2017年,生產出這張太陽能電池片的圣暉萊(句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百億投資成為當年鎮江最大外商投資項目,2018年初產品順利下線,未來這家公司試圖在句容打造從原材料到組件的全產業鏈基地。
太陽能電池從論“臺”到論“張”
很難想象,以往以“臺”計數的太陽能電池,竟用“張”來作為計量單位。圣暉萊自行研發原創構想的CIGS柔膜太陽能電池采用“Capture4技術”, 具有“輕、軟、薄”、高效及高可靠的特性。它與傳統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有著本質的不同。
目前,該公司2條進口生產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首批CIGS柔膜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下線。未來3-5年,還將購置生產、檢測設備255臺(套),在園區布局200條CIGS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線,建成后年產CIGS太陽能薄膜電池組件可達1GW,真正實現規模化量產。
圣暉萊作為新能源產業被招引進句容,正是句容經濟開發區圍繞“3+3”產業格局開展項目招引的重要工作成果。句容開發區招商局局長劉思寅說,“3+3”是在進一步夯實光電子、智能電網、新材料三大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和大數據三大產業。通過一批如容寧創業園、省高創中心和中小企業社區等創新創業載體,以獨特區位優勢吸引高端科技型企業入駐,助力句容經濟開發區的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
打造全產業鏈式太陽能基地
該項目總投資折合人民幣達到100億元,是去年鎮江最大外商投資項目。圣暉萊將柔膜電池的芯片及組件生產線搬到這里,公司高層為何選擇鎮江,落戶句容,來到容寧創業園呢?
公司董事長高亮說,是因為這里的招商引資服務做得非常好,項目受到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這里有著打造全產業鏈的能力,具備承載CIGS柔膜電池從原材料的生產到設備制造及電池芯片與組件的生產實現“一條龍”本土化,也就是“中國制造”,做出CIGS太陽能“中國芯”,有望實現我國CIGS產業達到世界前沿,縮短商品化時間, 促進太陽能產業快速發展。
高亮十分看好CIGS的產業前景。他介紹,CIGS柔膜太陽能電池由于具有輕、軟、薄等優點,投入市場后有可能在能源革命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輕:為大型輕鋼屋頂工業廠房解決了重量承載的問題,大規模的利用輕鋼屋頂建立分布式電站成為可行;軟:直接黏貼的安裝方法,并可以在建筑異型屋頂上與建筑物形成有機整體;薄:讓能源無處不在,可以應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的汽車,穿戴的用品實現移動能源供給。
“1+X”為實體經濟發展帶來干貨
實體經濟項目引得來、落得下、建得好,關鍵還得靠服務。服務質量的好壞是項目推進快慢的晴雨表。為產業前景帶來肥沃土壤的是句容市委市政府去年所下發的《關于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總綱——“1”。
此后,還有關于招商、國土、金融、科技、人才、項目建設等的不同分管部門的具體實施內容,不斷以市委市政府發文的形式加以鞏固。它們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X”。
談及最大的不同,句容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錢勇感慨,客商投資往往要了解政策吸不吸引人,過去我們自己來找方方面面的政策,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政策匯編成冊。現在通過“1+X”模式,我們的工作有了更有針對性的側重點,也調動了我們招商人員服務的積極性,更增加了企業的決心,吸引他們來到這里,增強了企業的歸屬感。(俞佳融)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