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新政5月實施:部分行業增值稅率降1%
我市企業將再獲12億元政策禮包
本報訊 3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明確將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減稅新政于5月1日正式實施,將給我市企業帶來實惠,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力。經市國稅部門初步測算,該新政的實施可為我市企業減稅約12億元。
市國稅局相關人員介紹了此輪稅改的主要內容:一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將工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的年銷售額標準由50萬元和80萬元上調至500萬元,并在一定期限內允許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更多企業可享受按較低征收率計稅的優惠;二是進一步降低制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三是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允許一次性退還。
此次減稅“大禮包”指向明確,“含金量”高,意義重大,我市多個行業的企業受益。江蘇環太集團是一家專業從事太陽能硅片產品研制生產和推廣應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去年上繳稅收超億元。“稅率降低1個百分點,看似不起眼,但對我們來說,實實在在獲得的減稅優惠卻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江蘇環太集團董事長王祿寶算了一筆賬,從今年5月至12月的8個月企業大約可少繳納近400萬元稅款。
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也增添了企業發展的動力。江蘇東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去年繳稅4000多萬元。但技術密集型的光伏產品,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后,公司一年可減稅200多萬元,企業負責人舒樺說,“我們打算將這200多萬元的減稅資金投入到產品研發上,加快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減稅新政不僅讓規模企業獲得政策紅利,小企業也將得到實惠。返鄉創業的大學生陳家萍,注冊了一家小規模商業企業。她說“企業剛創辦時,因為規模小,平均下來一個月銷售額就幾萬元,所以選擇了小規模納稅人,但因為80萬元標準的限制,現在感覺自己的企業像是穿了小幾號的衣服一樣,碰到10萬元以上的生意會猶豫能不能接,會不會就達到一般納稅人認定的標準,一旦達到并轉為一般納稅人,因足額取得增值稅抵扣發票比較困難,稅負就會非常高,所以企業發展規模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現在小規模納稅人標準提高到500萬元,可以放心大膽地擴大經營規模了。”
市國稅局表示:“減稅新政為納稅人進一步做減法,但我們國稅部門在執行稅收政策、兌現稅收優惠和便捷高效辦稅上要做加法,最終為增強企業動力和活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做乘法”。
(司馬珂 徐菊娟 董李冬 盧騰躍)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