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一院176部PDA提升護理水平
金山網訊 ?“阿姨,該給您掛今天的第三瓶水了。麻煩您和以前一樣,抬下手,我核對一下身份信息。”昨天下午,市一院普外科一病區的一位患者即將輸液前,責任護士和她說了這些話。然后,這位護士拿起一個看上去很像10來年前老款“磚頭手機”樣的儀器,先對著患者手腕上的腕帶掃了掃條形碼,接著又對護理車上的一袋水掃了掃。當護士手中的儀器顯示“匹配”信息后,這次輸液前的信息核查才宣告結束。
那臺儀器,就是該院配備的176部移動PDA終端中的一部。
從2012年開始,普外科一病區成為市一院最早試點使用移動護理設備的病區。對這套移動設備的好處,護士長王飛飛給出了兩組數據:2011年,病區護理差錯2例,分別是因為護士漏測血壓和漏做霧化吸入治療,但從2012年至今,病區實現了護理“零差錯”;2012年,該病區全年護理滿意度96%,去年,這個滿意度調查上升到98.08%。“除了護理人員更加盡心盡責的主觀原因,客觀上,PDA的使用在技術上為我們彌補了護理漏洞。”王飛飛說,“畢竟,是人就會有差錯,何況一位護士要服務四五名患者,工作強度會讓人因為疲憊出現瑕疵。”
有了試點經驗,市一院從去年開始將移動護理技術適度推廣至內科部分科室。市一院護理部副主任莊利梅清楚地記得,自推廣使用后,不僅呼吸科、神經內科等科室的護理服務同樣實現了“零差錯”,而且其他病區的護士長主動提出,希望這套設備能早些實現全覆蓋。“今年3月,護理姐妹的愿望終于成為現實。”莊利梅說,目前,除了重癥ICU病區和兒童醫院因為儀器設備和網絡覆蓋等問題暫時不適宜使用,其他37個工作單元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從第一個試點至今,我們對這套系統進行了多輪次的升級,現在,這套設備可以說已經在國內屬于一流行列。”市一院信息中心孫小培全程參與了醫院移動護理工作的發展實踐后,通過許多表單的匯總統計,列出了這套設備的若干好處:能夠適時將體溫、血壓等護理指標通過后臺傳輸給醫生;系統能夠根據患者病情評估表單;執行醫囑時能夠準確查詢,并明確顯示出輸液時間、輸液量、輸液內容,一旦掃碼匹配系統會自動記錄時間……
莊利梅認為,移動護理系統的使用,對患者而言有了更大程度的安全保障,因為三查七對做得再完備,也難保在人工操作下不出一點差錯。而有了這套設備,患者及家屬可以不用再頻繁跑到護士站詢問輸液、服藥情況,因為“只要系統里一查詢,PDA的屏幕上都會顯示得很清楚”。對護士而言,移動設備省去了許多紙質文件書寫的時間和成本,病區護士長對護理工作管理的效率也有了較大提升,便于匯總分析各類問題后,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朱研 孫霞)
責任編輯:耿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