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謹防小兒麻疹
本期訪醫:顧紹慶 市一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
■ 患者家長:
春節剛過,我就發現孩子身上出現很多小點點,而且已經有幾天發燒、干咳的情況了,會不會是出痧子了?會不會引起其他并發癥啊?
■ 訪醫:
近來忽高忽低的氣溫,讓麻疹進入相對高發季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出痧子”,這是冬春季節小兒常見的發熱、出疹性疾病。
麻疹的出現,主要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導致的。麻疹病毒一般存在于出疹前后5天小兒的血液、眼睛和鼻咽部的分泌物中,可以隨著講話、咳嗽、打噴嚏而噴散出來,傳染給別的小兒。凡是沒有得過麻疹或者沒有進行過麻疹疫苗注射的孩子,一旦接觸麻疹患兒就容易被傳染。
如果感染了麻疹,一般會經過10天左右的潛伏期,然后就會出現明確病征。初期表現為發熱、干咳、流鼻涕和畏光、流淚,很像傷風感冒。一旦經過2、3天后仍然不退熱,眼淚、鼻涕很多,就要考慮孩子是否有麻疹的可能。這時90%以上的麻疹患兒在口腔頰部黏膜會出現針尖大小的白點,周圍有紅暈圍繞。這是麻疹患兒特有的“麻疹黏膜斑”。
根據研究,當發熱進行到第4天,孩子就會出疹了,一般首先在耳朵后面以及發際處出現淡紅顏色、大小不一的皮疹,由上而下逐步散布到全身。皮疹之間的皮膚正常,出疹期間體溫更高,咳嗽更重,再過3-4天后,皮疹出齊。此后3-4天,皮疹會按照出現的順序逐漸隱退,體溫逐漸正常,皮疹消退時,在出疹之處可能會有脫屑,皮膚留有淺褐色的色素沉著,經過1-2個星期才能完全消失。
事實上,麻疹的發生確實會引起一些并發癥,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生命。研究表明,嬰幼兒在出疹的過程中,如果持續高熱不退,容易出現支氣管肺炎、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腦炎和其他急性傳染病,對患兒生命威脅很大。作為家長,在孩子出現病征時,應盡量給麻疹患兒單間隔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和光線直射。如果條件允許,盡量保持室內溫度穩定在18-21℃,不要忽冷忽熱,以免影響皮疹出透。家庭護理中還應及時補充水分,少量多餐,保證足夠的營養,淡鹽水漱口或多喂白開水。
一些家長會自主給孩子使用退燒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由于麻疹的發熱與皮疹出得透不透、順不順有直接的關系,而且發熱能夠增加患兒的免疫功能,促進抗體的形成,所以如果麻疹患兒出現高熱不退的情況,仍應物理降溫為主,慎用退熱藥,盡量避免體溫驟降。當然,及時就醫是最合適的選擇。
責任編輯:蘭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