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日常飲食 遠離食道癌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 朱靜峰
????????很多人聽到食道癌就會恐懼,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朱靜峰說“如果了解清楚食道癌的病因,注意平時的飲食,對食道癌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就可以減少食道癌疾病的發生。”
????????朱靜峰介紹說,引起食道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酒精和煙草的作用:酒精是食道癌的諸多致病因素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食道癌發生的危險性與每日酒精、煙草消費的量呈正比,而嗜煙又嗜酒者的發病危險性比單純嗜煙或嗜酒者的危險性高出數十倍。
????????2.食用腌制和發霉食物:腌制和發霉食物均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和真菌毒素,而亞硝胺和真菌霉素正是引起食管瘤的罪魁禍首。有調查顯示,在食道癌高發區的糧食和飲水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含量顯著增高,且和當地食管腫瘤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關,這些物質在胃內易合成致腫瘤物質亞硝胺。
????????3.營養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攝入動物蛋白不足和維生素A、B2、E、C缺乏,微量元素鉬、鋅、鎂、錳、鈷、鐵等缺少,以及新鮮水果和蔬菜缺乏者易患食道癌。
????????4.食管損傷、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道癌高發地區的居民有進食很燙的飲食、飲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檳榔或煙絲的習慣,這些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細胞增生。
????????5.遺傳因素:食管的發病常表現家庭性聚集現象。在我國山西、山東、河南等省的調查發現,有陽性家族史者約占1/4—1/2。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
????????朱靜峰提醒大家,食道癌在早期時病人基本上無任何不適,但根據普查資料發現以下幾點可能是食道癌的早期癥狀:
????????1.胸骨后脹悶或輕微疼痛。這種癥狀并非持續發生,而是間歇性或在勞累后及快速進食時加重。這是因為食管本身隨時都在蠕動,只有當蠕動到病變部位時才會出現癥狀。
????????2.吞咽食物時有異物感。咽食過程中食物(特別是干硬食物)經過病變區(病變很小)可能產生一種異物感,而且常固定在一個部位,有的病人描述像有永遠咽不完的東西的感覺。因癥狀輕微并呈間歇性發生,也易為病人所疏忽。
????????3.吞食停滯或頓挫感。如吞咽食物時似有在某個部位一時停滯頓挫的感覺,這情況也非持續性,只有在病變發展后才逐漸明顯起來。
????????4.胸部脹悶或緊縮感,且常伴有咽喉部干燥感。感覺胸前部始終有一種悶氣現象,似有一物體堵塞,使胸內呈緊縮的感覺,在吞咽食物時尤為明顯,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5.心窩部、劍突下或上腹部飽脹和輕痛。以進干食時較為明顯,但也并非每次都會發生而呈間歇性。這種情況往往是食道癌的早期癥狀。朱靜峰說“以上的早期癥狀一般都要持續3 個月以上,到了經常、持續性發生并加重時則已不是早期了。”
????????“目前,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是食道癌的最佳治療方法,也是最有效提高食道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的首選方法。”
????????朱靜峰說:只要患者的身體狀況允許及腫瘤有切除的可能性,都應實行手術治療。但食道癌患者術后飲食應該注意:患者手術出院后可繼續半流質飲食,如藕粉、蒸蛋、麥片粥、大米粥、爛糊面等;之后逐漸由稀變稠,術后一個月左右可過渡到正常飲食。術后一個月到三個月適當多進干硬食,以防食管狹窄;注意少食多餐,根據需要每天可進餐5-8頓,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忌口,各種食物只要是清淡、新鮮、富于營養、易于消化的都可以吃,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煙酒。
????????“很多人的癌癥是吃出來的。”
????????“發霉變質的花生、大米等含有黃曲霉素,吃了會誘發肝癌。廣東胃癌那么多,通過調查發現與食用腌制的咸魚肉有一定的關系。我們應該重視飲食健康,重視食療,減少癌癥發病率。” 朱靜峰說:食道癌患者的飲食應遵守以下幾點原則:1.不吃太硬和過于粗糙的食物,粗糧精選,粗糧細作,主食宜軟不宜硬。2.進食不可過快,食物不可過燙,應細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不暴飲暴食,不吃對賁門黏膜有刺激性和損傷的食物,如辛辣食品。3.養成每日三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4.嚴禁食用亞硝胺類物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酸菜、泡菜、腌制食品。5.嚴禁吃發霉變質、腐爛的食品,盡量不吃過夜的飯菜,有條件者應采用冰箱貯存食物,不吃發霉的花生、大米、高粱米等。6.注意飲食的潔凈,不用被污染的水洗滌米、菜,不吃被污染過的食物,不吃未經清洗的水果、蔬菜,不用有毒塑料袋及印刷過的紙包裹食品。
????????(朱研 胡燕)
????????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