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原檢測——幫您找出疾病久治不愈的“元兇”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 丁克云主任醫師
????????在臨床上有一些疾病反復發作,久治不愈,也找不出明確的病因,這類疾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過敏性疾病。可是由于它的臨床癥狀差異很大,很容易被忽視或誤診,甚至危及生命。盡管過敏性疾病發病率極高,但如果細心詢問病情及其發生規律,并進行有效的過敏原檢測,找出致病“元兇”,避開過敏原,這類久治不愈的疾病往往能夠得到有效治療,甚至可以“不藥而愈”。這里介紹幾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如果您有類似癥狀,不妨到醫院做一次過敏原檢測,注意在生活中避開這些引起你過敏的物質,改善您的生活質量。
????????■1.特異性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淺層真皮及表皮炎癥。濕疹的原因和誘發因素常因個體因素和疾病的不同階段而異,其誘因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前者在食物方面常見的有魚、蝦等,吸入方面的如花粉、塵螨、動物毛皮屑等。防治應避免各種可疑的致病因素,對一般易誘發本病的食物應停用。內因主要是患者的過敏體質,與遺傳有關,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精神因素、內分泌、代謝、胃腸功能障礙、感染病灶等與發病也有關系。
????????■2.小兒氣喘
????????氣喘是過敏疾病的一種。而氣喘的小朋友也常同時患有其他的過敏疾病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治療氣喘病及預防其急性發作主要有三大原則:避免過敏物質、避免會誘發氣喘發作的刺激因素以及適當的藥物治療。高過敏家庭中的懷孕婦女,最好從四個月起,就避免接觸過敏物質。新生兒于出生后的六個月內,最好喂食母乳或使用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副食品在六個月后再添加,并盡量減少接觸塵螨、貓狗及二手煙等。
????????■3.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作過一次蕁麻疹。病因復雜,常見的發病原因有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是某些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等。有些食物引起的蕁麻疹屬于變態反應性,吸入動物毛屑、羽毛及樹木花粉也可引起蕁麻疹。所以查出相應的過敏原并避免與其接觸,是治療的根本原則和措施。
????????■4.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由于皮膚、黏膜接觸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有原發性刺激物和致敏物。有些在低濃度時為致敏物,但濃度增高時,則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它們的來源可分為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三大類。防治原則為首先應尋找病因,脫離接觸,并積極對癥處理。愈后應盡量避免再接觸致病因素,以防復發。
????????■5.異位性皮炎
????????又稱遺傳過敏性皮炎,具有遺傳史,常伴發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炎癥性皮膚病。常自嬰幼兒發病,部分患者延續終身。我們通常所說的“奶癬”及“四彎風”等可能就是本病不同階段的表現。應特別注意對嬰幼兒異位性皮炎的防治,盡量尋找和避免可能誘發加重的刺激因素和過敏原,使用潤膚保濕劑及抗炎止癢治療。平時注意加強局部皮膚保濕潤膚護理。
????????■6.兒童慢性咳嗽
????????根據國外的研究統計結果指出,在兒童慢性咳嗽中,過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受過敏原或非過敏原刺激物(如二手煙、污染的空氣)刺激后,氣管內產生炎癥現象,而在小朋友身上,除了喘鳴及胸悶的表現外,也有可能以慢性咳嗽為單一癥狀。而這種咳嗽,一般以夜間(尤其是半夜)及清晨情形最嚴重,且伴隨大量痰液。主要原因可能跟溫差及直接與棉被、枕頭等過敏物質含量高的物品接觸有關。父母親會注意到小朋友常在晚上剛躺下不久即劇烈咳嗽,此外,亦常伴隨鼻子癢、倒吸鼻涕、清喉嚨等癥狀。
????????過敏原是過敏發生的必要條件,所以,通過先進的檢測技術準確找到過敏“元兇”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接觸過敏物質就可以避免過敏的發生,改善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費菲